第 1 頁:試題 |
第 11 頁:答案 |
參考答案
1:B 解題思路:急性胰腺炎典型腹痛多在大量飲酒后發病,左上腹痛向腰背部放散,彎腰抱膝可減輕,而急性胃炎、急性胃腸炎在中腹部不適,急性膽囊炎,在右上腹發生不適,急性腸梗阻多在中腹部不適并伴有腸型及胃蠕動波。
2:D
3:C 解題思路:凡有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性潰瘍,不論是初發或復發、活動或靜止、有無合并癥,均應予以根除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常規胃潰瘍質子泵阻滯劑治療應為6~8周;該患者年齡45歲,潰瘍部位在胃角(胃瘤好發部位)不能排除惡變可能。故選擇抗幽門螺桿菌治療+質子泵阻滯劑治療,6周復查胃鏡。
4:D 解題思路: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發細菌感染,若為自發性腹膜炎,一般起病較急,腹痛、腹水迅速增長,腹水檢查WBC數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尤其是體檢時有輕重不等的全腹壓痛和腹膜刺激征。
5:E 解題思路:因為脾腫大、食管靜脈曲張、腹水都是門脈高壓癥的表現,但在代償期只有脾腫大,而食管靜脈曲張、腹水在失代償期才會出現。
6:A
7:C 解題思路:幽門管潰瘍患者與球潰瘍患者相似,胃酸一般增多,餐后上腹痛多見,抗酸藥反映差,易出現幽門梗阻現象。
8:A 解題思路:出現失血性休克的表現。
9:D
10:D 解題思路:腹腔鏡檢查+活檢若見有假小葉形成,可確診為肝硬化。
11:C 解題思路:①含結核菌的腸內容物在回盲部停留的時間較長,結核菌有機會和腸黏膜密切接觸,增加感染機會。②回盲部有豐富的淋巴組織,而結核菌容易侵犯淋巴組織,因此,回盲部成為腸結核好發部位。
12:C 解題思路:急性重癥胰腺炎時,75%可并發急性腎衰,死亡率高達80%,此時單獨應用控制入液量、口服甘露醇或硫酸鎂導瀉、靜脈應用袢利尿劑或靜滴甘露醇利尿等方法效果不可靠,最有效的措施是緊急透析。
13:B 解題思路:乳果糖口服后在結腸中被細菌分解為乳酸和醋酸,使腸腔呈酸性,從而減少氨的形成和吸收。
14:B 解題思路:血小板質和量的異常,凝血因子合成障礙,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維生素K缺乏,均可影響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致出血傾向,維生素A缺乏,可致夜盲,皮膚干燥脫屑,但不影響凝血功能。
15:B 解題思路:中毒后清除胃腸道尚未吸收的毒物是治療的一項重要環節。洗胃法和催吐法是清除胃內毒物常用的方法。洗胃應盡早進行,一般在服毒后6小時內洗胃有效。即使超過6小時,由于部分毒物仍滯留于胃內,多數仍有洗胃的必要。但吞服強腐蝕性毒物的患者,插胃管有可能引起穿孔,一般不宜進行洗胃。此外驚厥患者進行插管時,可能誘發驚厥,昏迷患者插胃管易導致吸入性肺炎,洗胃應慎重。
16:A 解題思路:本例患者發病很急,有明確吃剩飯史,表現為胃部癥狀,不發燒,應首先考慮急性胃炎。而急性胰腺炎和膽囊炎可發病急,但常伴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本例不支持。胃潰瘍和胃神經官能癥常有相應病史,本例未提及,故也不首先考慮。
17:B 解題思路:十二指腸潰瘍,腹痛特點為餐前空腹及夜間痛;胃潰瘍腹痛特點為餐后疼痛;胃癌、淺表胃炎或萎縮性胃炎無規律或有規律也不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明顯,故診斷十二指腸潰瘍。
18:C
19:B 解題思路:本例患者有疼痛-進食-緩解規律,并伴夜間痛重,符合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癥狀,服西咪替丁可止痛更支持潰瘍。而胃潰瘍雖用西咪替丁可止痛,但呈進食后疼痛緩解規律,本例不像。其他如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癥和十二指腸壅積癥均無此疼痛規律。
20:D 解題思路:腹水、脾大是門脈高壓的表現但非特征性;門脈增寬,無對照標準亦非特異;痔核形成雖屬側支循環建立與開放,但單純肛管疾病,既可形成痔核;故惟有食管靜脈曲張(側支循環建立與開放)是門脈高壓的特征性表現。
21:D
22:C 解題思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后大部分到達結腸,經腸菌分解為5-氨基水楊酸與磺胺吡啶,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其滯留在結腸內與腸上皮接觸而發揮抗炎作用。該藥適用于輕型、中型或重型經糖皮質激素治療已有緩解者。
23:E 解題思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體胃炎屬A型胃炎,因有大量G細胞喪失,故胃酸缺乏,不能用H受體拮抗劑。
24:C
25:A 解題思路: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促進潰瘍的愈合和顯著降低潰瘍復發率。
26:C 解題思路:除急性胰腺炎外,消化性潰瘍穿孔,膽石癥,腸梗阻等急腹癥,可有血清淀粉酶增高,慢性肝炎無此改變。
27:B
28:D 解題思路:患者有膽道系統疾病,左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首先考慮急性胰腺炎。首選的實驗室檢查是血清淀粉酶。
29:E 解題思路:肝性腦病的發生目前認為是來自腸道的許多毒性代謝產物未被肝臟解毒和清除,經側支循環進入人體循環,透過血腦屏障而致腦部,引起大腦功能紊亂。這些毒素包括氨、硫醇、短鏈脂肪酸,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產物(胺),γ-氨基丁酸等。中鏈脂肪酸不在這些毒素之列。
30:C 解題思路:根據萎縮性胃炎發生的主要部位,結合免疫學改變,包括血清自身免疫試驗和血清胃泌素的測定將萎縮性胃炎分為A、B兩型。A型胃炎特點有:抗壁細胞抗體陽性,以胃底病變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發生惡性貧血。本型在臨床上較少見,與遺傳素質有一定關系。B型胃炎大多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
31:D 解題思路:CT可顯示直徑>2cm的腫瘤。如結合肝動脈造影或注射碘油的肝動脈造影,對<1cm的腫瘤的檢出率可達80%以上,因此是目前診斷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32:B
33:E 解題思路:腹水、肝性腦病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表現及并發癥,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應肝功能的實驗室指標,上述均與肝硬化預后有關,惟血清電解質與肝硬化關系不密切。
34:D 解題思路: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慢性十二指腸球炎及慢性肝炎以致腹部不適均無此特點,胰腺炎所致腹痛有平臥加重,彎腰減輕特點,且線腹平片左上腹鈣化(胰腺鈣化影)均提示慢性胰腺炎。
35:B 解題思路:一些學者推測胃和十二指腸復合性潰瘍的發病是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幽門梗阻,于是引起胃擴張和竇部刺激,從而造成胃泌素的釋放,胃酸分泌過多和所謂繼發性胃潰瘍的形成。
36:A 解題思路:結核性腹膜炎治療的關鍵在于堅持進行早期、聯合、適量、規則及全程抗結核化療原則,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抗結核化學藥物對本病的療效一般比潰瘍型腸結核略差,藥物選擇應有所加強;②結核性腹膜炎常繼發于體內其他結核病,病人如已接受過抗結核化療,可能耐藥,故應做藥敏試驗選藥。由于藥敏試驗需4~6周才有結果,往往采取未用過或少用的藥物初步聯合化療;③有血行播散或嚴重結核毒性癥狀者,在用抗結核化療藥的同時,可加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短期治療。
37 :C 解題思路:如為消化道穿孔,立位腹部X線平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其余檢查無特征性改變。
38:D 解題思路:慢性胃體胃炎(A型胃炎)是由自身免疫引起,抗壁細胞抗體,抗內因子抗體陽性,使維生素B吸收減少,致惡性貧血,而慢性胃竇炎多由幽門桿菌感染引起,非自身免疫病因,故不應產生惡性貧血。
39:D 40:C
41:A 解題思路:近年來免疫學檢查法應用于隱血試驗中,提高了隱血試驗的特異性,所用抗體有兩種,一種為抗人血紅蛋白抗體,另一種為抗人紅細胞基質,用后者可檢出下消化道的出血,因上消化道出血經消化酶作用后,其紅細胞基質已被消化殆盡。
42:E 解題思路:基礎胃酸分泌(BAO)>15mmol/h,最大胃酸分泌(MAO)>60mmol/h,BAO/MAO>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43:E 解題思路: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對診斷門靜脈高壓有特征性意義。食管靜脈曲張時食管吞鋇X線檢查顯示食管蟲蝕樣或蚯蚓狀充盈缺損,胃底靜脈曲張時可見菊花樣充盈缺損。
44:D 45:B
46:A 解題思路: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左下腹或下腹陣痛,而不是遍及全腹的腹痛,有明顯的腹痛→便意→便后緩解的規律,而腹痛→進食→緩解見于潰瘍病,腹痛→便意→便后加劇的規律少見,肯定不會見于潰瘍性結腸炎。
47:D
48:D 解題思路:肝硬化失代償的患者血中支鏈氨基酸減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使假性神經遞質生成增多,導致肝性腦病的發生。支鏈氨基酸可抑制假神經遞質的形成
49:E 解題思路:潰瘍性結腸炎的病變位于大腸,呈連續性彌漫性分布。多數在直腸及乙狀結腸,可以擴展到降結腸、橫結腸,少數可以累及全結腸,但在國內較少見,偶爾可見涉及到回腸末端。
50:E 51:A
52:D 解題思路: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程度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輕重。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淀粉酶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其他急腹癥如消化性潰瘍穿孔、膽石癥、腸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增高。
53:A 解題思路:關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研究發現,病人的循環淋巴細胞對自體或同種胎兒結腸上皮細胞有間接的細胞毒作用,系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細胞毒作用,可因結腸上皮細胞和其相應抗體結合,激活K細胞釋放淋巴因子,起殺傷作用,說明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有資料研究表明本病活動期,在病變黏膜組織中的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脫顆粒及血漿組織胺濃度增高,說明變態反應參與了本病的發病。經過系統的家系研究,顯示本病血緣家族的發病率較高,有5%~15%患者的親屬患有本病,說明遺傳因素在本病的發病占有一定地位。病理變化與臨床表現和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等)相似,因此長期認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但尚未找出致病的細菌、病毒或真菌。其在發病中的地位尚難肯定。目前認為如有感染存在,可能為本病所繼發。
54:C 解題思路:結核性腹膜炎治療的關鍵是及早給予規律、全程抗結核化療藥物,以達到早日康復避免復發和防止并發癥的目的。
55:E 解題思路:考慮患者為病毒性肝炎。A、B、C、D均是檢測肝功能的指標,僅CK是血清心肌酶指標,不是檢測肝功能的指標。
56:B 解題思路:大量臨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Hp后潰瘍復發率明顯下降,用常規抑酸治療后愈合的潰瘍年復發率為50%~70%,,成功根除Hp后潰瘍復發率可降至5%以下。
57:B 58:D59:B
60:C 解題思路:肝濁音界消失多由于肝表面覆有氣體所致,是急性胃穿孔的一個重要征象。
61:D 解題思路:肝硬化功能代償期實驗室檢查結果基本正常或輕度異常。肝功能失代償期血常規檢查可有輕重不等的貧血,脾功能亢進時有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有黃疸時尿常規可出現膽紅素尿,尿膽原增加;血ALT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因子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雄激素減少,雌激素增多,有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亦減少,繼發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
62:D 解題思路:患者有腹痛、腹瀉、黏液血便病史,結合鋇灌腸檢查所見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鋇灌腸檢查所見左側結腸縮短,結腸袋消失,呈鉛管狀是潰瘍性結腸炎特征性表現。
63:E
64:A 解題思路:麻醉安眠鎮靜藥物可誘發和加重肝性腦病。
65:A
66:D 解題思路:已知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硫唑瞟嶺等可能損傷胰腺組織,誘發急性胰腺炎,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糖酸鈣及青霉素無此作用。
67:D 解題思路:早期以嚴重的彌漫性肝細胞腫脹為主。小葉結構紊亂,小葉中有多數大小不等的壞死灶。繼而發生廣泛的壞死。肝竇充血,并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
68:A 解題思路:潰瘍性腸結核潰瘍邊緣與基底多有閉塞性動脈內膜炎,故出血機會較少。慢性發展過程中,病變腸處和附近腸外組織粘連,急性穿孔少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及結核中毒癥狀。因潰瘍型結核晚期發生慢性穿孔,右下腹常可捫及腫塊,故常有人選D,但A是本題最優答案。
69:B 解題思路:鋇餐檢查:回盲部黏膜粗亂,充盈不佳,呈跳躍征是腸結核特征性表現。
70:B 解題思路:肥皂水呈堿性,促進氨的吸收,加重肝性腦病。
71:D 解題思路:癌組織壞死脫落或(和)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使大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72:C
73:D 解題思路:肝炎肝硬化病人腹水為血性應高度懷疑癌變,宜作細胞學檢查。
74:D 解題思路:腹壁柔韌感系腹膜遭受輕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癥的一種表現,在血腹或腹膜癌的患者也可出現這一體征。故不能僅憑腹壁柔韌感來診斷結核性腹膜炎。
75:E 解題思路:食管鋇餐檢查下段有蚯蚓樣充盈缺損,提示為肝硬化特有的食管下段靜脈曲張的征象,因而診斷肝硬化最有價值,而其他幾項僅提示肝臟可能有病,無特異性診斷價值。
76:A 解題思路:嗎啡、哌替啶、苯巴比妥、氯丙嗪均可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應禁用。地西泮(安定)可減量應用,為常用量的1/2或1/3,并減少給藥次數。近年來的研究提示巴比妥類、苯二氮草類鎮靜劑能刺激CABA/BZ復合受體加重肝性腦病,提出應用異丙嗪、氯苯那敏(撲爾敏)等抗組胺藥物代替鎮靜劑。
77:B 解題思路:應激性潰瘍的黏膜缺損可穿透黏膜全層,時常達到更深的部位。穿孔的發生可以明確提示潰瘍的存在。
78:C 解題思路:瘢痕所致的幽門狹窄,無法緩解,且不斷加重,非手術不能解決。
79:E 解題思路:本例的突出特點是右下腹捫及腫塊,X線檢查顯示回盲部鋇劑充盈缺損,因此病變常累及右半腸管的結腸癌、Crohn病、血吸蟲病性肉芽腫和腸結核均可能性大,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累及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較少累及右半腸管,而且很少有肉芽腫形成,僅偶有假息肉形成。
80:D
81:C 解題思路:患者上腹痛與飲食有關,考慮胃部病變,胃部病變確診應以胃鏡為準,本病例胃鏡提示黏膜下血管透見是萎縮性胃炎的胃鏡下特征性改變。
82:A
83:A 解題思路:突發劇烈疼痛考慮急腹癥,消化道出血,應伴有嘔血黑便,消化道梗阻應伴有腸型或胃腸蠕動波,膽石癥致腹痛,多同時伴發熱、腹痛、黃疸三聯癥,急性胰腺炎,多為左上腹痛彎腰曲膝位可減輕,故穿孔可能性最大。
84:C 85:D 86:A
87:D 解題思路:上消化道出血時,急診胃鏡檢查是確診的首選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腹部B超,肝功檢查,均能協助做病因診斷又無加重病情危險,但X線鋇劑造影有可能加重出血故急性出血時,不能行X線鋇劑造影。
88:C 解題思路:根據典型的低熱,右下腹痛,腹瀉伴黏液便的臨床表現及特征性的X線檢查病變呈節段性,有卵石樣充盈缺損及線樣征可明確。
89:A
90:D 解題思路:肝硬化患者的抵抗力低下,易伴細菌感染,若為自發性腹膜炎,一般起病較急,腹痛,腹水迅速增長;腹水檢查有WBC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91:E
92:D 解題思路:男性大于40歲,潰瘍直徑2cm,制酸劑治療8周無效,高度懷疑胃癌。反復大便隱血試驗及重復鋇餐檢查均不能確定診斷,加大制酸劑用量有可能貽誤手術時機,立即手術治療又過于盲目,故應行胃鏡檢查與活檢以確診或排除胃癌
93:D 解題思路:肝硬化腹水常用利尿劑為螺內酯和呋塞米,前者為保鉀利尿劑,單獨長期使用可致高鉀血癥;后者為排鉀利尿劑,單獨使用是應同時補鉀。目前主張兩藥合用,既可加強療效,又可減少不良反應。故本題應選D。
94:C 解題思路:幽門梗阻使胃排空延遲,上腹脹滿不適,疼痛于餐后加重,常伴蠕動波,并有惡心、嘔吐,大量嘔吐后癥狀可緩解,嘔吐物含發酵酸性宿食。
95:A
96:B 解題思路:早期病例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中晚期患者半數以上有肝區疼痛,呈持續性脹痛或鈍痛。肝痛是由于腫瘤生長快速,牽拉肝包膜引起,若腫瘤生長緩慢,則可完全無痛或僅有輕微鈍痛。當位于肝表面的癌結節破裂,壞死的癌組織及血液進入腹腔,可引起急腹癥的表現。當癌結節位于肝臟膈面時,可表現為膈抬高而肝下緣可不腫大。位于肋弓下的癌結節最易觸到,患者常可自己發現。由于肝癌的動脈血管豐富而紆曲,或因巨大的癌腫壓迫肝動脈或腹主動脈,動脈內徑驟然變窄,有時可在腹壁上聽到吹風樣血管雜音。
97:C 解題思路:膽汁反流的慢性胃炎患者,首選硫糖鋁和氫氧化鋁凝膠吸附。
98:D99:C
100:B 解題思路:肝硬化的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并發細菌感染,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考慮其為自發性腹膜炎,應早期、足量、聯合應用抗菌藥物,用藥時間不得少于2周。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