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點擊查看: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倫理學》練習題匯總
第八單元 醫學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倫理
一、A1
1、在我國,通過供精、供卵進行輔助生殖而獲得后代不具有的權利和義務
A、繼承權
B、受教育權
C、贍養進行輔助生殖父母的義務
D、知悉遺傳父母姓名的權利
E、在父母離異時孩子的被撫養權
2、下列說法符合我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倫理原則的是
A、對已婚女性可以實施商業性代孕技術
B、對離異單身女性可以實施商業性代孕技術
C、對任何女性都不得實施代孕技術
D、對自愿的單身女性可以實施代孕技術
E、對已婚女性可以實施親屬間的代孕技術
3、在我國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下列違背衛生部制定的倫理原則的是
A、使用捐贈的精子
B、使用捐贈的卵子
C、實施親屬代孕
D、實施卵胞漿內單精注射
E、使用捐贈的胚胎
4、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倫理準則應除外
A、尊重的準則
B、知情同意的準則
C、研究無禁區的準則
D、安全有效的準則
E、防止商品化的準則
5、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應除外
A、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所生的孩子,其眾多父母如何定位
B、代孕技術可否允許使用
C、精子、卵子、胚胎可否商品化
D、有嚴重遺傳病的新生兒可否實施安樂死
E、非婚單身女性可否使用相應技術生育孩子
6、器官移植引發的倫理問題應除外
A、器官移植成功后如何保持病人的較長生存時間
B、活體器官移植價值的利弊爭論
C、尸體器官收集面臨傳統道德觀念束縛
D、可供移植器官如何公正分配
E、器官移植涉及到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
7、有關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的倫理原則,在哪一年公布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E、2004
8、以下關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原則,有利于患者的原則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綜合考慮患者病理、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
B、可以以多胎為目的的促排卵
C、不育夫婦對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過程中獲得的配子、胚胎擁有其選擇處理方式的權利
D、患者的配子和胚胎在未征得其知情同意情況下,不得進行任何處理不得進行買賣
E、醫務人員有義務告訴患者目前可供選擇的治療手段、利弊及其所承擔的風險
9、基因診斷及治療的倫理應除外
A、尊重病人的原則
B、知情同意的原則
C、有益于病人的原則
D、保守秘密的原則
E、創新至上的原則
10、我國對克隆技術是否應該用于人類的立場是
A、允許治療性克隆,不允許生殖性克隆
B、不允許治療性克隆,允許堆措件克隆
C、允許一切克隆
D、不允許一切克隆
E、以上都不是
11、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的倫理原則于哪一年開始實施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E、2004
12、一個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給
A、8名婦女受孕
B、6名婦女受孕
C、2名婦女受孕
D、5名婦女受孕
E、4名婦女受孕
13、關于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倫理原則,錯誤的是
A、無論胚胎是不是人,都應該得到尊重
B、需先經動物實驗等措施,以符合安全和有效的原則
C、禁止故意生產、銷售、買賣配子和胚胎等,以防止商品化
D、配子和胚胎等屬于個人財產,允許買賣,符合公平的原則
E、與病人或受試者有關的信息應充分告知
14、活體捐贈腎臟和尸體器官分配的準則是
A、1989年由世界醫學會發布的
B、1988年由國際移植學會發布的
C、1986年由國際移植學會發布的
D、1968年由世界醫學會發布的
E、1996年由國際移植學會發布的
15、下列可在基因克隆中生成的物質是
A、人類基因組DNA
B、小鼠基因組DNA
C、酵母基因組DNA
D、質粒DNA
E、組織活細胞中直接提取
16、因女性不孕而實施的體外授精-胚胎移植技術,不屬于可能產生的倫理問題的是
A、用剩余胚胎進行干細胞研究
B、代孕母親
C、婦女的“貞操”
D、卵子商品化
E、對胚胎進行非醫學目的的性別鑒定
二、A2
1、一位醫生在為其患者進行角膜移植手術的前一夜,發現備用的眼球已經失效,于是到太平間看是否有尸體能供角膜移植之用,恰巧有一尸體。考慮到征求死者家屬意見很可能會遭到拒絕,而且時間也緊迫,于是便取出了死者的一側眼球,然后用義眼代替,尸體火化前,死者家屬發現此事,便把醫生告上法庭。經調查,醫生完全是為了患者的利益,并沒有任何與治療無關的動機,對此案例的分析,下列說法最恰當的是
A、此案例說明我國器官來源的缺乏
B、此案例說明我國在器官捐贈上觀念陳舊
C、此案例說明醫院對尸體的管理有問題
D、此案例說明首先征得家屬的知情同意是一個最基本的倫理原則
E、此案例說明醫生為了患者的利益而摘取眼球在倫理學上是可以得到辯護的
相關推薦:
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精選試題及答案匯總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