譫妄最多見的幻覺是
A.聽幻覺
B.味幻覺
C.視幻覺
D.本體幻覺
E.觸幻覺
參考答案:C
譫妄綜合征的主要特征
A.意識障礙晝輕夜重
B.幻視
C.注意渙散
D.記憶減退
E.錯覺
參考答案:A
慢性腦病綜合征一般不出現的是
A.記憶障礙
B.思維障礙
C.人格障礙
D.意識障礙
E.情緒障礙
參考答案:D
阿爾茨海黙病患者經常走錯房間,外出不知歸家,主要是因為
A.行為紊亂
B.記憶障礙
C.意識清晰度下降
D.意志減退
E.錯覺
參考答案:B
女性,72歲,既往無高血壓史。記憶力進行性下降6年。近來常因忘記關煤氣而引起廚房失火,不知如何烹飪,熟悉的物品說不出名稱,只會說“那樣東西”。夜間定向障礙,行為紊亂。肌力正常,無共濟失調,腦部CT示有廣泛腦萎縮。考慮最可能的診斷是
A.亨廷頓氏病
B.多發梗塞性癡呆
C.Creutzfeldt-Jacob病
D.阿爾茨海默病
E.Wilson's病
參考答案:D
1、老年性癡呆的病理學特征性診斷依據是
A、腦神經細胞減少
B、腦神經細胞縮小
C、老年斑
D、染色體溶解
E、膠質細胞增生
2、下列哪項不屬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A、腦炎伴發精神障礙
B、老年癡呆
C、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
D、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E、癲癇伴發精神障礙
3、腦器質性精神癥狀的有無在于
A、左側大腦半球受累
B、右側大腦半球受累
C、雙側大腦半球受累
D、大腦局部受累
E、以上各項均可
4、下列哪一項不是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A、神經系統陽性體征
B、腦病的病史
C、提示腦部疾病的物理化驗異常
D、精神癥狀
E、明確的軀體疾病
1、男性,17歲,近半月低熱37.8℃,講話含糊,情緒易激惹。對父母態度粗暴,有時打罵,胡言亂語,自笑,亂竄病室,抽搐1次,有二便失禁。軀體檢查:T37.5℃,P 100次/分。Pl40/90mmHg。下肢肌張力增高。右側巴氏征(+),克氏征(-),CSF:潘氏陽性,精神檢查:意識模糊,表情呆滯。言語減少,偶有一言半語,稱父母是“后爹娘”,無故自笑,頭部CT正常,腦電圖:彌漫性δ波以額顳為主,有陣發性尖波發放。該患者診斷是
A、病毒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
B、精神分裂癥
C、腦腫瘤所致精神障礙
D、癔癥
E、癲癇性精神障礙
2、男性,51歲,5年前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栓形成,遺留右側半身輕癱,1年來認為自己患了癌癥,到處求醫檢查均被否定。但患者仍堅信不移,多次自殺未遂。查:意識清,有命令性幻聽、幻嗅、疑病妄想、被害妄想、情感脆弱、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和判斷力差,血壓180/100mmHg,其診斷最可能是
A、精神分裂癥
B、抑郁癥
C、早老性癡呆
D、人格障礙
E、腦血管所致精神障礙
3、35歲男性,病人1年前出現情緒低落,悲觀厭世.近半年轉為情感高漲,言語行為增多,自高自大,愛管閑事,講話常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有感染力,病人四年前頭部受過外傷。該患者診斷考慮
A、躁狂病
B、抑郁癥
C、雙相情感障礙
D、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
E、人格改變
4、32歲男性,17歲時起病,走路不穩,偏向一側,雙手震顫,眼睛看不清字,成績下降,25歲時出現癲癇大發作,27歲逐漸出現精神異常,吵鬧不休,打人罵人砸東西,時有自言自語,隨地大小便,吐字不清,流口水,患者妹妹有相同病史。查:意識清楚,興奮躁動,傻笑,思維貧乏,智力低下,行為紊亂,血清銅氧化酶低于正常。有K-F環,肝臟B超呈輕度結節性硬化,該患者診斷為
A、精神分裂癥
B、癲癇所斂精神障礙
C、早老性癡呆
D、肝豆狀核變性所致精神障礙
E、匹克病
5、王某,男,49歲,高血壓病史10年。近3年來失眠,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下降。近一年來上述癥狀加重,言語不清.雙手震顫,情緒低落,自責自罪,有時不認識周圍人,裸體外跑。查:眼底動脈細呈銅絲狀,雙膝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未引出,頭部CT掃描可見數個小的梗死灶,其診斷最可能是
A、早老性癡呆
B、抑郁癥
C、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
D、人格障礙
E、精神分裂癥
參考答案
1、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老年性癡呆的病理特征主要有:
① 腦萎縮:老年性癡呆病人腦部主要的宏觀變化是大腦皮質的普遍萎縮,尤以顳、頂及前額區的萎縮最明顯。患者腦溝增寬、腦室擴大,腦脊液體積增加,腦重量約比正常人降低100克左右。
②神經細胞的喪失:細胞丟失的主要區域包括大腦皮質聯合區、海馬、內側嗅皮質、杏仁核、嗅球和少數皮質下核團如前腦基底部的Meynrt氏核、外側下丘腦等。老年性癡呆患者海馬的損害為其近期記憶障礙提供了很好的解釋,邊緣系統的其他區域如嗅球、嗅皮質、杏仁核和下丘腦的病理性損失則常可能與老年性癡呆病人的異常行為如失控性暴行和食欲異常有關。
③神經原纖維纏結;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神經細胞常出現神經原纖維纏結,呈雙股螺旋狀絲。纏結特別多見于新皮質的錐體細胞,如額葉、顳葉以及海馬和杏仁核。
④老年斑:老年斑主要由淀粉樣蛋白在細胞外沉積而成。老年斑常 出現在海馬回和額葉皮質,而基底節、丘腦、小腦也有發現。老年斑在老年性癡呆病人和正常老年人腦中均常見,但前者腦中數量遠比后者為多。
⑤顆粒空泡變性:老年性癡呆的另一個病理特征是神經元內顆粒空泡變性,由胞漿內成簇的空泡組成。
總之,老年性癡呆的病理學改變包括神經原纖維纏結、老年斑、顆粒空泡變性、神經元喪失。受累神經元進行性變性,蛋白合成活性降低,神經細胞傳遞受損,神經元功能、細胞連接性和突觸的關系被破壞,患者出現持續性的智能損害而致癡呆。
2、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是指由于腦部感染、變性、血管病、外傷、腫瘤等病變引起的精神障礙,又稱腦器質性精神病。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齡人口逐漸增加,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的發病率也明顯地增高。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仍可概括為急性腦器質性綜合征兩種。急性腦器質性綜合征起病多急驟,病情發展較快,病程較短,損害范圍較局限,預后多良好,其病變往往是可逆性的。慢性腦器質性綜合征則起病多緩慢。病情發展較慢,有逐漸加重趨勢,病程多持久,預后較差。病變常不可逆。不少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既有器質性的臨床特征,又伴有某些顯而易見器質性障礙的表現,兩者之間有相互交織、相互重疊現象。
3、
參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大腦任何部位有器質性病變都可出現腦器質性精神癥狀,故選E。
4、
參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是一組由腦變性、腦血管病、顱內感染、顱腦創傷、顱構腫瘤或癲癇等器質性因素直接損害腦部所致精神障礙,不包括全身性感染、中毒、軀體疾患和精神活性物質和非依賴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例如,肝癌引起精神障礙不屬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二
1、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該患者腦電圖:彌漫性δ波以額顳為主,有陣發性尖波發放。提示額葉和顳葉受損:即表現為,人格改變,表情淡漠,智能的缺陷,行為放縱,可有情緒不穩定和攻擊行為,容易引起癲癇發作,還可有精神分裂樣的精神障礙,故先考慮是腦部病變引起的精神障礙。而腦電圖:δ波,陣發性尖波發放,(病毒性腦炎的腦電圖可見彌慢性高波幅慢波,顳區更明顯,并可有周期性高波幅尖波),進而考慮是病毒性腦炎引起的,故選A。
2、
參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腦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礙癥狀表現
①早期癥狀 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早期癥狀主要為腦衰弱綜合征。
②智能損害(癡呆) 早期為局限性,即認知功能損害不平均,盡管有記憶障礙、智能損害,但自知力和判斷力保持較好。常突然起病,呈階段性退化,在以后的進程中,部分病人出現感知覺障礙及思維障礙,產生各種妄想,如關系、被害、疑病、嫉妒、被竊妄想等。有的病人由情感脆弱逐漸發展為情感遲鈍、強制性哭笑,少數發生情感爆發。隨著病情進展,若出現軀體合并癥、精神創傷、急劇環境變化,特別在發生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情況下,癡呆癥狀會呈階梯式加重,晚期即成為全面性癡呆。
3、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干中有“軀體檢查未見異常”,這里所說的是一般檢查,腦外傷可以是軀體疾病的一種,但是此題選項設計了D,選擇D更準確。
4、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單基因隱性遺傳病,由銅代謝障礙導致肝、腦、角膜等組織銅沉積引起病變。臨床表現震顫、肌強直、言語不清、強制性哭笑,以及肝硬化等,角膜可出現K-F(Kayer-Fleischer)環。精神障礙以智能減退、情緒激動,或淡漠等較多見,少數患者有幻覺、妄想,或人格改變。多見于少年到壯年。
診斷標準(1)符合腦變性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 (2)有肝硬化、肌張力增加、震顫、角膜K-F環等癥狀體征; (3)有進行性智能減退、情感障礙、幻覺、妄想,或人格改變等精神癥狀; (4)實驗室檢查有銅代謝障礙的證據。
5、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是一組由腦變性、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創傷、顱內腫瘤或癲癇等器質性因素直接損害腦部所致的精神障礙。精神癥狀可表現為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人格改變、精神病性癥狀、情感障礙、神經癥樣表現和行為障礙。在診斷時除標明主要精神癥狀屬哪一類綜合征以外,還應該同時作出導致精神障礙的腦器質性疾病的診斷。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