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公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發熱
2.肺炎
(1)大葉性肺炎=成人+受涼+高熱+咳鐵銹色痰
(2)克雷伯桿菌肺炎=咳磚紅色痰+X線片空洞
(3)支原體肺炎=兒童+刺激性干咳+關節疼+抗生素無效
(4)支氣管肺炎=嬰幼兒+發熱+呼吸困難癥狀(鼻翼扇動、三凹征陽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熱+胸痛+膿血痰+X線片狀影
3.結核病
(1)肺結核=青壯年+咯血+午后低熱+夜間盜汗+抗生素治療無明顯療效
(2)結核性胸膜炎=結核+胸膜積液體征(胸痛+語顫消失+叩診實音/呼吸音消失)
(3)結核性心包炎=結核+心包積液體征(心前區痛+呼吸困難+上腹部悶脹+下肢浮腫)
(4)腸結核=結核+腹部癥狀(腹痛、腹瀉、右下腹部腫塊)
(5)結核性腹膜炎=結核+腹部炎癥(腹痛、腹瀉、腹壁柔韌感)
(6)腎結核=結核+膀胱刺激征+腎實質變薄并有破壞
4.支氣管擴張=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氣管肺炎遷延不愈病史+咳嗽+膿痰+咯血
5.COPD=老年人(吸煙史)+咳痰喘+桶狀胸+肺功能檢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
6.肺膿腫=膿臭痰+高熱+X線片/CT顯示液平
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帶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線毛刺
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臟擴大
9.支氣管哮喘=陣發性或周期性喘息+聽診哮鳴音+過敏史
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發紺+血氣分析指標
I型:PaO2<60mmHg PaCO2正常-重癥肺炎誘發
II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慢阻肺誘發
11.胸部閉合性損傷
(1)張力性氣胸=胸外傷史+廣泛皮下氣腫(握雪感)+氣管偏移+叩診鼓音+呼吸音消失
(2)血胸=胸外傷史+氣管偏移+叩診濁音+呼吸音減弱+X線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
(3)肋骨骨折=胸外傷史+骨擦音
二、循環系統疾病診斷公式
1.冠心病=胸骨后壓窄性疼痛
(1)心絞痛=胸骨后壓窄性疼痛<30分鐘,3-5分鐘/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緩解+ECG:ST段水平下移
(2)心梗=胸骨后壓窄性疼痛>30分鐘,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大汗淋漓+瀕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
2.高血壓病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險絕對水平分層(正常140/90);
1級 收縮壓140-159或舒張壓90-99,低于160/100;
2級 收縮壓160-179或舒張壓100-109,低于180/110;
3級 收縮壓≥180或舒張壓≥110
3.心衰=左肺(循環)右體(循環)
左心衰=咳粉紅色泡沫樣痰+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端坐呼吸、活動后)
右心衰=頸靜脈怒張+雙下肢水腫+肝大
4.心律失常
(1)房顫=心律絕對不等+脈短絀+心電圖f波+第一心音強弱不等
(2)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慌+突發突止+ECG(無P波,心率160-250次/分)
(3)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突發性心慌+既往發作史+ECG連續3次以上的快速寬大畸形的QRS波+心室奪獲/室性融合波
5.心臟瓣膜病
(1)二尖瓣狹窄=呼吸困難(勞力性、陣發性、夜間、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腫)+急性大量咯血、粉紅色泡沫痰+梨形心+隆隆樣雜音
(2)二尖瓣關閉不全=急性左心衰/慢性晚期出現左衰或全衰+心尖部粗糙的全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向腋下或左肩胛下角傳導
(3)主動脈瓣狹窄=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噴射性雜音并向頸部傳導
(4)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悸+心絞痛+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AustinFliht雜音+周圍血管征(水沖脈、Mussctz征、頸動脈波動明顯、毛細血管搏動征、動脈槍擊音及Durozicz征)
6.休克體征=P↑+Bp↓+脈搏細速+四肢發涼
(1)失血性休克=休克體征+出血
(2)心源性休克=休克體征+左心衰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