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昧(不寐)(40分)
例:王某,女性,19歲,未婚,學生。于2010年11月2日初診。
患者1個月前主因學習緊張、壓力過重而致睡眠不佳,多夢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明顯下降,頭暈,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飲食,故來院就診,F癥見:夜間入睡困難,一般一夜睡4~5小時,白天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明顯下降,頭暈,面色少華,口淡乏味,不思飲食,四肢倦怠。既往體健,15歲月經初潮,經量少,經色淡,無藥物過敏史。
查體: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16/70mmHg。其他及實驗室檢查均未見異常。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答題要求:
1.根據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題卡上完成書面辨證論治。
2.鑒別診斷:請與神經官能癥相鑒別。
主訴:失眠多夢一月余(1分)
現病史:女性,19歲,未婚,學生。者1個月前主因學習緊張、壓力過重而致睡眠不佳,多夢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明顯下降,頭暈,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飲食,F癥見:夜間入睡困難,一般一夜睡4~5小時,白天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明顯下降(2分)
既往史:無藥物過敏史(1分)
體格檢查: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16/70mmHg。其他及實驗室檢查均未見異常。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1分)
輔助檢查:三大常規示正常(1分)
中醫辨病辨證依據(含病因病機分析):(5分)
以夜間睡眠差為主癥,診斷為不寐。久思傷脾,耗傷心血,心脾兩虛,發為本病。患者因學習緊張,壓力過重,加之營養稍差等而致心脾兩虛。心主血,脾為生血之源,心脾虧虛,血不養心,神不守舍,故睡眠不佳,多夢易醒,記憶力明顯下降;氣血虧虛,不能上奉清竅則頭暈;血虛不能上榮于面,則面色少華;脾失健運,則口淡乏味,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為心脾氣血兩虛之象。
西醫診斷依據:(6分)
1.睡眠不佳,多夢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明顯下降,頭暈等。
2. 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16/70mmHg,營養稍差,精神疲倦。
3.實驗室檢查:未見異常。
鑒別診斷:(4分)
神經官能:可伴神經衰弱等表現,但同時有情緒異常,可有憂郁、焦躁、強迫癥狀,相關心理量表可協助診斷。
診斷:
中醫疾病診斷:不寐(2分)
中醫證型診斷:心脾兩虛證(2分)
西醫診斷:神經衰弱(3分)
中醫治法:補益心脾,養血安神。(2分)
方 劑:歸脾湯加減。(2分)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3分)
人參6g 白術10g 黃芪15g 當歸12g 甘草6g 遠志10g 酸棗仁30g 龍眼肉12g 生姜3片 大棗5枚 茯神10g 木香10g
三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
西醫治療原則及方法:(5分)
1.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適度運動,心理疏導。
2.夜間輔助催眠藥物。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