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下列腧穴中,歸經錯誤的是
A.合谷-大腸經
B.太溪-肝經
C.列缺-肺經
D.陽陵泉-膽經
E.陰陵泉-脾經
答案:B
解析:太溪歸腎經。
52.四縫穴的位置在
A.手1~5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B.手1~4指掌側,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
C.手2~5指掌側,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
D.手1~4指掌側,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
E.手2~5指掌側,掌指關節橫紋中點處
答案:C
53.針刺松弛部位腧穴,應用
A.指切進針法
B.挾持進針法
C.提捏進針法
D.舒張進針法
E.套管進針法
答案:D
解析:舒張進針法主要用于皮膚松弛部位的腧穴。指切進針法適用于短針的進針。挾持進針法適用于長針進針。提捏進針法用于皮肉淺薄處進針。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進針手法的作用及方法。
54.下列哪組屬行針輔助手法
A.提插法,捻轉法,震顫法
B.提插法,捻轉法,彈針法
C.震顫法,彈針法,刮柄法
D.提插法,捻轉法,刮柄法
E.提插法,刮柄法,震顫法
答案:C
解析:提插、捻轉為行針基本手法。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行針手法的概念。
55.提插補瀉法中,瀉法的操作手法是
A.輕插重提,幅度大,頻率快
B.輕插重提,幅度小,頻率慢
C.重插輕提,幅度大,頻率快
D.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快
E.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慢
答案:A
解析:提插補瀉法是針下得氣后,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
名師指點:提插補瀉法的概念。
56.隔姜灸可用于治療
A.寒性嘔吐腹痛
B.哮喘
C.瘰疬
D.瘡瘍
E.小兒臍風
答案:A
解析: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間接灸的作用。
57.下列病癥,不宜用三棱針治療的是
A.高熱驚厥
B.中風脫證
C.中暑昏迷
D.急性腰扭傷
E.喉蛾
答案:B
解析:三棱針刺法具有開竅泄熱、活血袪瘀、疏經通絡、治療頑固性痹癥的作用,即適用于實證和熱證,也可用于寒實證。中風脫證為虛證故不用。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三棱針的適應范圍。
58.治療外感咳嗽證,應首選
A.肝俞、魚際、俠溪、陰陵泉
B.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C.中府、豐隆、肺俞、太淵
D.列缺、合谷、肺俞
E.肝俞、肺俞、太淵、章門
答案:D
解析:外感咳嗽治以手太陰、陽明經穴為主,取肺經絡穴列缺,陽明經原穴合谷配肺俞,加強宣肺解表的作用。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咳嗽的治療。
59.治療熱結型便秘,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脾俞、胃俞
B.氣海、脾俞
C.關元、命門
D.合谷、內庭
E.中脘、太沖
答案:D
解析:合谷為手陽明經原穴,內庭為胃經滎穴,二穴合用瀉大腸腑氣以泄其熱。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便秘的分型治療。
60.治療風火牙痛,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外關、風池
B.太溪、行間
C.太溪、外關
D.太沖、曲池
E.太沖、陽溪
答案:A
解析:外關、風池疏解表邪,有袪風熱作用。太溪、行間補腎陰瀉肝火治陰虛牙痛。
名師指點:此題考點為牙痛的分型治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