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患者,男,30歲。兩天前因食不潔水果,出現腹痛腹瀉,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中脘、氣海
B.中脘、內關
C.大椎、太沖
D.曲池、內庭
E.脾俞、腎俞
答案:D
解析:本證為濕熱痢,曲池、內庭分別為大腸合穴和胃經滎穴,可清泄腸胃濕熱。中脘、氣海主治寒濕痢。中脘、內關主治噤口痢。脾俞、胃俞主治休息痢。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痢疾的分型治療。
72.患者,女,27歲。痛經9年,經行不暢,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紅,夾有血塊,血塊下后痛即緩解,脈沉澀。治療應首選
A.足三里、氣海、三陰交
B.中極、次醪、三陰交
C.合谷、三陰交
D.曲池、內庭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解析:本證為痛經實證,治以通調沖任、行瘀止痛。任脈中極通調沖任脈氣,次髎為治痛經的經驗有效穴。三陰交疏調脾經經氣而止痛。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痛經的證治。
73.患兒,男,3歲。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時有口干腹脹,不思飲食,煩躁啼哭,毛發稀疏,大便如米泔,舌苔黃膩,脈細。治療應首選
A.下脘、足三里、四縫、商丘
B.上脘、三陰交、太沖、解溪
C.下脘、中脘、上脘、內庭
D.下脘、上脘、四縫、足三里
E.中脘、合谷、曲池、四縫
答案:A
解析:疳積當取下脘以和理腸清熱,足三里可扶土以補中氣,商丘能健脾化積消滯,四縫為治疳積經驗效穴。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疳積的證治。
74.患者,男,36歲。右下腹疼痛1天。患者1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臍周疼痛,繼而轉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劇,痛處固定不移,伴有發熱,惡心,舌苔黃薄而膩,脈弦數。治療應首選
A.足三里、闌尾、曲池、天樞
B.合谷、委中、天樞、太沖
C.梁門、幽門、上巨虛、足三里
D.合谷、三陰交、太沖、內庭
E.上巨虛、陰陵泉、內關、合谷
答案:B
解析:本證為腸癰,據“合治內府”取胃經合穴足三里以疏導足陽明經腑氣,闌尾為治療闌尾炎之有效穴,曲池為大腸經合穴,瀉之以疏泄腸中熱邪,取大腸募穴天樞以通調腸腑氣機。
名師點撥:本題考點為腸癰證治。
75.患者,男,43歲。兩耳轟鳴,按之不減,聽力減退,兼見煩躁易怒,咽干,便秘,脈弦。治療應首選
A.手、足太陰經穴
B.手、足少陰經穴
C.手、足少陽經穴
D.手陽明經穴
E.足太陽經穴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陽兩經經脈均繞行于耳之前后,“經絡所過,主治所及”故取之。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十二經脈的主治。
76.患者,女,31歲。右側牙痛3天,齦腫,痛劇,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黃,脈洪。治療除取頰車、下關穴外,還應加
A.外關、風池 、內庭
B.太溪、行間 、二間
C.中渚、養老 、內庭
D.合谷、內庭 、二間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解析:本證為牙痛實證,取合谷、二間清手陽明之熱,內庭疏泄足陽明經氣。A為治風火牙痛首選。B為腎虛牙痛治療首選。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牙痛的分型治療。
77.患者,男,68歲。家屬代訴: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張,鼻鼾息微,遺尿,汗出,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應首選
A.督脈經穴,灸法
B.任脈經穴,灸法
C.背俞穴,灸法
D.足陽明經穴,灸法
E.足厥陰經穴,針刺用瀉法
答案:B
解析:本證為中風脫證,任脈為陰脈之海,治療以任脈經穴為主,大艾柱灸之以回陽固脫。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中風的分型證治。
78.患者,男,22歲。發熱惡寒,寒重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療應首選
A.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陽經穴
B.手少陰、手太陽、手太陰經穴
C.手太陰、足太陽、手少陽經穴
D.手太陰、手少陽、足少陽經穴
E.手陽明、足陽明、手太陰經穴
答案:A
解析:本證為外感風寒咳嗽。肺主皮毛,太陰、陽明相表里,太陽主一身之表,故取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陽經穴為主。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十二經脈主治。
79.患者,女,50歲。家屬代訴:剛才與人爭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見面色蒼白,汗出,四肢逆冷,脈細緩。治療應首選
A.百會、神庭、印堂、太陽
B.百會、囟會、人中、承漿
C.通天、四神聰、神門、液門
D.人中、合谷、足三里、中沖
E.三陰交、合谷、神門、大陵
答案:D
解析:本證為暈厥,治以蘇厥醒腦為主。人中通督脈,督脈入腦上顛,取之以接續陰陽經氣,有開竅醒腦作用。中沖為手厥陰井穴,治昏厥。
名師指點:本題考點為昏厥的證治。
80.三焦經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A.外側前緣
B.內側中線
C.外側后緣
D.內側前緣
E.外側中線
答案:E
解析:上肢內側為陰經,外側為陽經,外前線為手陽明經,中線為少陽經,后線為太陽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