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單元 手少陽三焦經、穴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經脈循行 |
1 |
0 |
1 |
經脈循行 |
3 |
0 |
0 |
主治概要 |
0 |
0 |
0 |
主治概要 |
0 |
0 |
0 | |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關沖、中渚、陽池、外關、支溝、肩髎、翳風、角孫、耳門、絲竹空 |
2 |
0 |
0 |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點:中渚、支溝、外關、肩髎、翳風、絲竹空 |
0 |
0 |
0 |
知識要點
概述
1.經脈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起于環指末端,向上沿著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達肩部(助理2002/2003/2004),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耳部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于面頰部,到達目外眥。
2.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耳、胸脅、咽喉病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常用腧穴
1.關沖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熱病和昏厥。
2.外關
定位: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熱病、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瘰疬、脅肋痛和上肢痹痛。
3.支溝
定位: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耳鳴、耳聾、暴喑、瘰疬、脅肋痛、便秘和熱病。
4.角孫
定位: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主治:頭痛,項強;目赤腫痛,目翳;齒痛,頰腫。
5.翳風
定位:在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齒痛、頰腫和瘰疬。
6.耳門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張口有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和齒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