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問診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問診的內容 |
5 |
0 |
2 |
問診的內容 |
1 |
0 |
0 |
知識要點
1.一般項目 一般項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單位、職業、入院日期、記錄日期、病史陳述者及其可靠性。
2.主訴 主訴是迫使病人就醫的最明顯、最主要的癥狀或體征及持續時間,也就是本次就診的最主要原因。若主訴包括幾個癥狀,應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通常用一兩句話加以概括,力求簡明扼要。主訴要有顯著的意向性,確切的主訴常可提供對某系統疾病的診斷線索。盡可能用病人自己的言詞,不用診斷用語。
對當前無癥狀表現,診斷資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確的病人,也可用以下方式記錄主訴。如“血糖升高2個月,入院進一步檢查”,“發現膽囊結石2個月,入院接受手術治療”。
3.現病史 現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助理2004),包括現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癥狀、自開始到就診時的全過程,即發生、發展、演變和診治經過。
(1)起病情況與患病時間:每種疾病的起病或發作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起病急驟,如腦栓塞、腦出血、心絞痛;有的起病緩慢,如肺結核、高血壓病等。
患病時間指起病到就診或入院的時間。先后出現幾個癥狀或體征時,需按時間順序分別記錄。
(2)主要癥狀的特點:
①部位:主要癥狀的準確部位有助于確定病變的部位。
②性質:同一癥狀有不同的性質,癥狀性質不同,臨床意義亦不同。
③持續時間:如持續性腹痛,可能為炎性滲出物、空腔臟器內容物和血液刺激腹膜所致;陣發性腹痛,可能為空腔臟器平滑肌痙攣;持續性腹痛伴陣發性加劇,多為空腔臟器炎癥與梗阻并存,如腸梗阻發生絞窄時。
④程度:指癥狀的嚴重程度。
⑤緩解和加劇的因素:如心絞痛因增加心肌耗氧量而誘發,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緩解。
(3)病因和誘因:問診時,應盡可能地了解與本次發病的有關病因(如外傷、感染、遺傳、變態反應等)和誘因(如氣候變化、情緒激動或抑郁等)。
(4)病情的發展與演變:主要癥狀的變化或新癥狀的出現,都是病情的發展與演變。如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咳嗽、咳痰、喘息中任何一項明顯加劇都提示病人處于急性發作期;如果有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提示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當出現下肢水腫時則提示病人已進入肺心病右心衰階段。
(5)伴隨癥狀:在主要癥狀的基礎上又同時出現的一些其他癥狀,稱為伴隨癥狀。
(6)診治經過:本次就診前已接受過其他醫療單位診治時,應當詢問已接受過的檢查及檢查結果,若已進行治療則應詢問使用的藥物名稱、劑量、給藥途徑、療程及其效果,以便為制定本次診斷治療方案時參考。
(7)病程中的一般情況。
4.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情況和過去曾經患過的疾病(包括各種傳染病)、外傷手術、預防接種、過敏史等,尤其是與現病有密切關系的疾病的歷史。如冠心病的病人,應當詢問過去是否有過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對風濕性心臟病病人,詢問過去是否有反復咽痛、游走性關節痛等。
5.系統回顧
(1)頭顱五官:視力障礙、耳聾、耳鳴、眩暈、鼻出血、牙痛、牙齦出血、咽喉痛、聲音嘶啞。
(2)呼吸系統:咽痛、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哮喘、呼吸困難、胸痛。
(3)循環系統:心悸、活動后氣促、咯血、下肢水腫、心前區痛、血壓增高、暈厥。
(4)消化系統:食欲減退、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腹脹、腹痛、便秘、腹瀉、嘔血、便血、黃疸。
(5)泌尿生殖系統:腰痛、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血尿、尿量異常、夜尿增多、顏面水腫、尿道或陰道異常分泌物。
(6)血液系統:面色蒼白、乏力、頭昏眼花、皮膚黏膜出血、骨痛、淋巴結腫大、肝和脾腫大。
(7)內分泌系統及代謝:食欲亢進、食欲減退、多汗、畏寒、多飲、多尿、雙手震顫、性格改變、顯著肥胖、明顯消瘦、毛發增多、毛發脫落、色素沉著、性功能改變、閉經。
(8)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痛、關節紅腫、關節變形、肌肉痛、肌肉萎縮、運動障礙。
(9)神經系統:頭痛、眩暈、暈厥、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意識障礙、顫動、抽搐、癱瘓、感覺異常。
(10)精神狀態:錯覺、幻覺、思維障礙、注意障礙、定向力障礙、情緒異常、睡眠障礙。
6.個人史 個人史包括:①社會經歷:出生地、居住地區和居留時間(尤其是傳染病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區)、受教育程度、經濟生活和業余愛好。②職業和工作條件:工種、勞動環境、對工業毒物的接觸情況及時間。③習慣與嗜好:起居與衛生習慣、特殊嗜好與攝入量等。④冶游史。
7.婚姻史略
8.月經史及生育史略
9.家族史 家族史的內容包括詢問雙親與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狀況,特別應詢問有無患同樣疾病者,有無與遺傳有關的疾病以及傳染病。
活學活用
在問診過程中,醫生要避免暗示性語言,以免使病入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隨聲附和,使病史記錄失真,引起失治誤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