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帶下病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概述 |
0 |
0 |
0 |
概述 |
0 |
0 |
0 |
帶下過多 |
5 |
9 |
1 |
帶下過多 |
0 |
6 |
1 | |
帶下過少 |
0 |
0 |
0 |
— |
0 |
0 |
0 |
本單元帶下的考題主要集中在帶下過多部分,帶下過少是2006年中醫執業大綱修改以來新增加的內容,尚無考題;助理醫師考試對這部分內容不要求掌握應用。
知識要點
帶下病的定義
帶下病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或減少,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者。帶下明顯增多者稱為帶下過多,帶下明顯減少者稱為帶下過少。
帶下過多
1.定義 帶下過多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異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癥狀者。古代有“白沃”、“赤沃”、“赤白沃”、“白瀝”、“赤瀝”、“赤白瀝”、“下白物”等名稱。
2.病因病機 帶下過多的主要發病機制是濕邪傷及任帶二脈,使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執業2002/2004)。濕邪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有內外之別。脾腎肝三臟功能失調是產生內濕之因:脾虛失運,水濕內生;腎陽虛衰,氣化失常,水濕內停;肝郁侮脾,肝火挾脾濕下注。外濕多因久居濕地,或涉水淋雨,或不潔性交等,以致感受濕邪。
3.帶下過多的屬實、屬虛、屬熱、屬寒的辨證要點 主要根據帶下的量、色、質、氣味,來辨虛實寒熱。色深(黃、赤、青綠)、質黏稠、有臭穢者,多屬實、屬熱;色淡(淡白、淡黃)、質稀或有腥氣者,多屬虛、屬寒。
4.治療大法 濕熱者宜清、宜利;脾腎兩虛者,以調補脾腎為主;治脾宜升、宜燥;治腎宜補、宜澀。
5.辨證論治 見表8-21。
表8-21 帶下過多各型主癥、治法及代表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脾虛 |
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稀薄,或如涕如唾,綿綿不斷,無臭;面色白或萎黃,四肢倦怠,院脅不舒,納少便溏,或四肢水腫;舌淡胖,苔白或膩,脈細緩 |
健脾益氣,升陽除濕(執業2005) |
完帶湯(執業2001/2003,助理2002/2004/2005) |
腎陽虛 |
帶下量多,綿綿不斷,質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長,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潤,脈沉遲(助理2001/2003) |
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執業2006) |
內補丸(執業2002/2004,助理2000) |
陰虛挾濕 |
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相兼,質稠,有氣味,陰部灼熱感,或陰部瘙癢;腰酸腿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咽干口燥,或烘熱汗出,失眠多夢;舌質紅,苔少或黃膩,脈細數 |
滋腎益陰,清熱利濕 |
知柏地黃湯(助理2000) |
濕熱下注 |
帶下量多,色黃或呈膿性,質黏稠,有臭氣,或帶下色白質黏,呈豆渣樣,外陰瘙癢;小腹作痛,口苦口膩,胸悶納呆,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執業2002/2004) |
清利濕熱,佐以解毒殺蟲(執業2002) |
止帶方(執業2000/2004) |
熱毒蘊結 |
帶下量多,黃綠如膿,或赤白相兼,或五色雜下,質黏膩,臭穢難聞;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煩熱頭暈,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助理2000) |
清熱解毒 |
五味消毒飲 |
6.完帶湯和止帶方的藥物組成
(1)完帶湯:白術、山藥、人參、白芍、蒼術、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車前子(執業2000)。(2) 止帶方: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牡丹皮、黃柏、梔子、牛膝(執業2000)。
7.陰道炎的鑒別診斷 見表8-22
表8-22 陰道炎的鑒別診斷
病名 |
帶下特點 |
其他癥狀 |
婦科檢查 |
白帶鏡檢 |
念珠菌性陰道炎 |
凝乳狀,或豆腐渣樣,質稀薄而有臭氣 |
外陰奇癢難忍 |
陰道壁附有一層白膜 |
可見念珠菌 |
滴蟲陰道炎(執業2006) |
灰黃或黃綠色稀薄,或呈膿性,腥臭味 |
外陰瘙癢 |
陰道壁可散在出血斑點 |
可查見滴蟲 |
細菌性陰道炎 |
有泡沫淡黃色或血樣膿性赤帶,質稀 |
外陰墜脹,灼熱或疼痛 |
陰道黏膜充血、觸痛 |
可找到線索細胞 |
老年性陰道炎 |
稀薄淡黃,或赤白,甚者為膿性 |
陰道燒灼感 |
陰道黏膜薄且光滑,有點狀出血或小潰瘍 |
|
帶下過少
1.定義 帶下過少是指帶下量明顯減少,導致陰中干澀癢痛,甚至陰部萎縮者。
2.病因病機 本病的主要病機是陰液不足,不能潤澤陰戶。肝腎虧損、血枯瘀阻是導致帶下過少的主要原因。
3.辨證論治 見表8-23。
表8-23 帶下過少各型主癥、治法及代表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肝腎虧損 |
帶下過少,甚至全無,陰部干澀灼痛,或伴陰癢,陰部萎縮,性交疼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烘熱汗出,煩熱胸悶,夜寐不安,小便黃,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或沉弦細 |
滋補肝腎,養精益血 |
左歸丸 |
血枯瘀阻 |
帶下過少,甚至全無,陰中干澀,陰癢;或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或經行腹痛,經色紫暗,有血塊,肌膚甲錯,或下腹有包塊;舌質暗,邊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
補血益精,活血化瘀 |
小營煎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