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寒證的臨床表現|病機
血寒證是指寒邪客于血脈,阻礙氣機,血行不暢所引起的證候。多由感受寒邪或機體陽虛陰盛所致。
臨床表現:手足或少腹疼痛,喜暖惡寒,得溫痛減。手足厥冷色青紫,婦女月經愆期,經色紫暗夾血塊。香紫暗苔白,脈沉遲澀。
病機:血寒證以局部疼痛喜暖,膚色紫暗為診斷要點。寒為陰邪其性凝滯,寒邪侵襲血脈測使氣機凝滯,血行不暢,而見手足少腹冷痛,膚色紫暗。
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喜暖怕冷,得溫痛減。寒客血脈,宮寒血瘀,故見少腹冷痛,月經愆期,或經色紫暗夾有血塊。寒凝血脈,氣血運行受阻,不能上榮于香,故舌質紫暗苔白。脈沉遲澀為寒凝血瘀之象。
陰陽的互根互用
陰陽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聯系。
如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就無所謂上。又如組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和血兩者的關系,氣屬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
人體的陰津損傷,會累及陽氣也傷;陽氣損傷,會累及陰津也傷,也是基于陰陽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導致陰陽之間互根互用的關系破壞,就會引起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陰陽的依存互根
陰陽的兩個方面,既是互相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漢有脫離另一方面而單獨存在。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無所謂下;熱為陽,寒為陰,沒有熱,無所謂寒;沒有寒,也無所謂熱。陰陽兩方面都是這樣,陰依存于陰,陰依存于陽,每一方都雙另一方為存在條件。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又稱為“互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