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中醫執業醫師《兒科學》沖刺復習資料20篇
小兒發病容易
小兒發病容易,尤其突出表現在易于發生肺、脾、腎三系疾病及時行疾病方面。
肺本為嬌臟,難調而易傷。小兒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組織結構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動未能健全,加之小兒寒溫不能白調,家長護養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內因、外因。肺為呼吸出入之門,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從口鼻而人還是從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兒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兒科發病率的首位。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體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壯,乳食的受納、腐熟、傳導,與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功能均顯得和小兒的迅速生長發育所需不相適應。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調,家長喂養常有不當,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內因、外因。飲食失節、喂養不當、食物不潔,病從口人,犯于脾胃,則發生嘔吐、泄瀉、腹痛、食積、厭食、疳證等脾系疾病,這類病證目前占兒科發病率的第二位。
腎為后天之本,小兒生長發育,以及骨骼、腦髓、發、耳、齒等的形體與功能均與腎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兒先天稟受之腎精須賴后天脾胃生化之氣血不斷充養,才能逐步充盛;小兒未充之腎氣又常與其迅速生長發育的需求顯得不相適應,因而稱“腎常虛”。兒科五遲、五軟、解顱、遺尿、尿頻、水腫等腎系疾病在臨床上均屬常見。
望神主要辨得神與失神
望神主要辨得神與失神。若形體壯實,動作靈活自如,活動睡眠如常,表情活潑,反應靈敏,面色紅潤光澤,目睛明潤靈動,呼吸平順調勻,語聲啼哭清亮,是為得神,表現正氣尚充,臟腑功能未衰,無病或病輕。若形體羸弱,精神萎靡不振,反應遲鈍,動作遲緩或不由自主,表情淡漠,哭笑反常,面色晦暗,目睛呆滯不活,呼吸淺弱或氣促不勻,寡言聲輕含糊或驚啼澹語,是為失神,表現正氣不足,臟腑功能衰敗,病重或病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