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漏診斷
一、乳房部漏管發病前有乳癰、乳發、乳癆病史,瘡口經久不愈,常流出乳汁或膿血,瘡面肉芽不鮮,周圍皮膚潮濕浸淫。乳癆潰破成瘺者,瘡口多凹陷,周圍皮膚紫暗,膿水清稀或夾有敗絮樣物質。
二、乳暈部漏管多發于非哺乳期的20-40歲的婦女,亦可偶見于男子,常伴有乳頭內縮,并在乳頭旁(乳暈部)有黃豆大小結塊,質軟不堅,不痛不癢,不易發現。發作時結塊增大,疼痛,色紅,約7—10天成膿,夾有豆渣狀灰白色粉質,往往不收口,或愈后在乳竅中仍有粉質外溢,反復發作,難以痊愈。
乳核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平素郁悶憂思,致肝氣郁結,氣痰滯結于乳絡,演變為核,多見于沖任不調,久未生育,或者成年未婚的女性;
或因肝腎俱虛,房勞過度,肝腎虛怯,精氣不能濡養肝木,致使肝虛血燥,加之脾土運化失職,氣郁痰滯,結為乳中結核,多見于中、老年的男女患者;
或因氣滯痰凝,易動忿怒,氣郁濕滯,日久不解,聚積不散,發為乳核,多見于情緒容易激動的患者。
有頭疽病機
⒈外感風溫、濕熱之邪邪毒侵入肌膚,毒邪蘊聚以致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
⒉臟腑蘊毒情志內傷,氣郁化火;或由于平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濕熱火毒內生。以上二者皆可致臟腑蘊毒。
⒊內傷精氣由于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水火不濟;陰虛則火邪熾盛,感受毒邪之后,往往毒滯難化。
體虛之際,容易發生,故消渴患者常易伴發本病。如陰虛之體,每因水虧火熾,而使熱毒蘊結更甚;氣血虛弱之體,每因毒滯難化,不能透毒外出,如病情加劇,極易發生內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