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中醫執業醫師《兒科學》沖刺復習資料20篇
麻疹病因、臨床診斷
[麻疹病因病機]
麻疹的主要發病原因為感受麻毒時邪。麻毒時邪從口鼻吸入,侵犯肺脾。肺主皮毛,屬表,開竅于鼻,司呼吸。毒邪犯肺,早期邪郁肺衛,宣發失司,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噴嚏、流涕等,類似傷風感冒,此為初熱期。脾主肌肉和四末,麻毒入于氣分,正氣與毒邪抗爭,驅邪外泄,皮疹透發于全身,并達于四末,疹點出齊,此為見形期。疹透之后,毒隨疹泄,麻疹逐漸收沒,熱去津傷,進入收沒期。這是麻疹順證的病機演變規律。
麻疹以外透為順,內傳為逆。若正虛不能托邪外出,或因邪盛化火內陷,均可導致麻疹透發不順,形成逆證。如麻毒內歸,或它邪乘機襲肺,灼津煉液為痰,痰熱壅盛,肺氣閉郁,則形成邪毒閉肺證。麻毒循經上攻咽喉,疫毒壅阻,咽喉不利,而致邪毒攻喉證。若麻毒熾盛,內陷厥陰,,蒙蔽心包,引動肝風,則可形成邪陷心肝證。少數患兒血分毒熱熾盛,皮膚出現紫紅色斑丘疹,融合成片;若患兒正氣不足,麻毒內陷,正不勝邪,陌氣外脫,可出現內閉外脫之險證。此外,麻毒移于大腸,可引起協熱下利;毒結陽明,可出現口瘡、牙疳;迫血妄行,可導致鼻衄、吐血、便血等證。
[麻疹臨床診斷]
1.初起發熱,流涕,咳嗽,兩目畏光多淚,口腔兩頰粘膜近臼齒處可見麻疹粘膜斑。
2.典型皮疹自耳后發際及頸部開始,自上而下,蔓延全身,最后達于手足心。皮疹為玫瑰色斑丘疹,可散在分布,或不同程度融合。疹退后有糠麩樣脫屑和棕褐色色素沉著。
3.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在流行季節,近期有麻疹患者接觸史。
4.實驗室檢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減少。疾病早期患兒鼻、咽、眼分泌物涂片,可見多核巨細胞。應用熒光標記的特異抗體,檢測患兒鼻咽分泌物或尿沉渣涂片的麻疹病毒抗原,有助于早期診斷。
邪犯肺衛證候、治法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兩眼紅赤,淚水汪汪,倦怠思睡,小便短赤,大便稀溏。發熱第2—3天,口腔兩頰粘膜紅赤,貼近臼齒處見微小灰白色麻疹粘膜斑,周圍紅暈,由少漸多。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分析:邪犯肺衛,肺失清宜。麻毒由口鼻而入,首犯肺衛,邪郁于表,肺氣不宜,故發熱咳嗽,惡寒怕風,鼻塞流涕。熱毒初盛,上熏苗竅,故兩眼紅赤,淚水汪汪,口內發出麻疹粘膜斑。麻為陽毒,癥以熱象為主,故小便短赤,苔黃脈數。毒興于脾,運化失職,故倦怠思睡,大便稀溏。
治法: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方藥:宜毒發表湯加減。常用藥:升麻解肌透疹而解毒,葛根解肌透疹并生津,荊芥、防風、薄荷疏風解表以助透疹,連翹清熱解毒,前胡、牛蒡子、甘草、桔梗宜肺利咽止咳。
咽痛蛾腫者,加射干、馬勃清利咽喉;壯熱陰傷,加生地、玄參、石斛養陰清熱;煩鬧、尿黃赤短少者,加竹葉、木通清熱利尿;風寒外束,腠理開合失司,影響透疹者,加麻黃、細辛辛溫透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