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證
概述
指機體陽氣虧損,溫煦功能減退所表現的癥候。
臨床表現
面色晄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泄,或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脈沉弱。
表現
現在一說生病,就要抗生素清熱。好象萬病皆有火。如此也成了濫用寒涼藥的依據了。當然,也不能把所有的病說成是寒,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從我自己近年來的臨床實際情況來看,(南寧,地處西南,冬日無雪,夏天溫度經常三十度以上。)陽虛者頗多,陽盛者少之又少。
脈軟而無力是陽虛,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會用點扶陽藥。但還有另外一種陽虛證,其標象比較重,也就是說陰寒的癥狀比較重,表現為的脈沉緊,其本質即陽虛,因為陽虛,所以寒邪內客,出現寒氣很盛的脈,這時也需要扶陽以破陰寒。
盜汗分型
輕重分型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 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 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 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 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