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惡阻
妊娠早期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成為“妊娠惡阻”。亦稱為“子病”、“病兒”、“阻病”。多因脾胃虛弱或肝胃不和導致沖氣上逆、胃失和降。若嘔吐日久,漿水不入,傷及氣陰,可繼發氣陰兩虛的惡阻重癥。
妊娠早期的輕度惡心擇食、晨起惡心嘔吐等為早孕反應,不作病論。妊娠惡阻為病狀,大約占人群中1%。
病因病機
主要是沖氣上逆,胃失和降。可由素性肝旺,或肝熱氣逆,受孕后血聚胞宮養胎,沖脈氣盛,沖脈附肝,沖脈之氣上逆,沖氣夾肝火上犯逆胃,致使胃失和降所致;也可由素體脾胃虛弱,孕后經血不瀉,沖脈氣盛,沖氣犯胃,胃失和降而致。這兩種未及時治療,可發展到氣陰兩虛型。
惡阻的原因主要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多,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降低,飲食消化吸收減緩而引起反射性嘔吐。精神緊張,情緒抑郁,對妊娠恐懼以及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的人尤易發生惡阻。
臨床表現
1.中醫分型
(1)脾胃虛弱型 妊娠早期嘔惡不食,脘腹脹滿,全身乏力,頭暈思睡,口淡或嘔吐清涎,舌質淡,苔白,脈沉弱。
(2)肝胃不和型 妊娠初期,嘔吐苦水或酸水,胸滿脅痛,噯氣嘆息,頭脹而暈,煩渴口苦,精神抑郁,舌淡紅苔黃,脈弦滑。
(3)氣陰兩虛型 惡心嘔吐日久,出現精神萎靡形體消瘦,眼眶下陷,發熱口渴,尿少便結,唇舌干燥,嘔吐帶血水樣物,舌紅,苔薄黃或光剝,脈細數無力。
2.西醫分類
(1)輕度嘔吐 嘔吐反復發作,尤其在進食后,尿酮體陰性。
(2)中度嘔吐 嘔吐頻作,不進食亦吐,吐出物為沫狀黏液,或含有膽汁和血液,全身出現輕度脫水癥狀,可有口渴、皮膚口唇干燥、眼球凹陷,小便量少而比重增加,血紅蛋白指數升高,體溫略高,脈數、血壓降低,體重減輕,血糖下降,尿酮體陽性。
(3)重度嘔吐 體溫升高,脈搏微弱、血壓降低,精神疲乏,嗜睡,甚至昏迷、抽搐、黃疽、少尿或無尿,肝腎功能受損表現。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