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針灸臨床治療
第一節 頭面軀體痛證
1、頭痛
①外感頭痛:【外感太池列會】 陽明攢谷印、太陽天溪申、少陽率外足、厥陰沖四關、風寒風門熱椎池、濕陰陵。
選經:督脈,手太陰,足少陽經穴
主穴:百會 列缺 太陽 風池
配穴 風寒頭痛:風門
風熱頭痛:大椎 曲池
風濕頭痛:陰陵泉
②陽明經痛:印堂 攢竹 合谷 內庭
③太陽經痛:天柱 后溪 申脈
④少陽經痛:率谷 外關 足臨泣
⑤厥陰經痛:四神聰 太沖 內關
2、內傷頭痛:【(實)維池會】 陽亢沖太俠、痰濁陵太豐、瘀血內關膈。
【(虛)風三百】 血虛三肝脾、腎虛腎太懸。
①實證:選經:足陽明經,足少陽經
主穴:百會 頭維 風池
配穴 陽亢:太沖 太溪 俠溪
痰濁:陰陵泉 豐隆 太陽
瘀血: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內關
②虛證:選經:督脈,足陽明經,足少陽經
主穴:百會 風池 足三里
配穴 血虛:三陰交 肝俞 脾俞
腎虛:腎俞 太溪 懸鐘
2、面痛:【四白下地攢谷池】 眼白絲關上香顴、下翳風承車、寒列熱池澤、瘀血沖三陰。
治法:疏通經絡,祛風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攢竹、四白、下關、地倉、合谷、風池
配穴 眼部痛者,加絲竹空、陽白、外關;
上頜部痛者,加顴髎、迎香;
下頜部痛者,加承漿、頰車、翳風;
風寒證者,加列缺;
風熱證者,曲池、尺澤;
氣血瘀滯者,加太沖、三陰交。
3、落枕:【肩溪懸外勞】 寒谷池、瘀內關、肩痛髃關背天宗。
選經:阿是穴,手太陽,足少陽
主穴:阿是穴 外勞宮 肩井 后溪 懸鐘
配穴 風寒襲絡:風池 合谷
氣血瘀滯:內關 阿是穴
肩痛:肩髃 外關
背痛:肩外俞 天宗
4、漏肩風:【髃貞前髎】 太陽后、陽明谷、少陽外、邪谷池、瘀關膈、虛里海。
選經:阿是穴,手三陽經
主穴: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貞 肩前
配穴:手陽明經證:合谷
手太陽經證:后溪
手少陽經證:外關
外邪內侵:合谷 風池
氣滯血瘀:內關 膈俞
氣血兩虛:足三里 氣海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