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疾病的定義、辨證論治
1.經行乳房脹痛的發生與肝、胃、腎密切關系。
辨證論治:
肝氣郁結證——治法:疏肝理氣,和胃通絡;方藥:逍遙散加減。
肝腎虧虛證——治法:滋腎養肝,和胃通絡;方藥:一貫煎或滋水清肝飲加減。
胃虛痰滯證——治法:健胃祛痰,活血止痛;方藥:四物湯合二陳湯去甘草。
2.經行吐衄亦有“倒經”、“逆經”之稱。本病相當于西醫學的“代償性月經”。
經行吐衄辨證論治:
肝經郁火證——治法:清肝調經;方藥:清肝引經湯。
肺腎陰虛證——治法:滋陰養肺;方藥:順經湯或加味麥門冬湯。
3.經行頭痛辨證論治:
肝火證——治法:清熱平肝息風;方藥:羚角鉤藤湯。
血瘀證——治法:化瘀通絡;方藥:通竅活血湯。
痰濕中阻證——治法:燥濕化痰,通絡止痛;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葛根、丹參。
血虛證——治法:養血益氣;方藥:八珍湯加首烏、蔓荊子。
4.經行感冒辨證論治:
風寒證——治法:解表散寒,和血調經;方藥:荊穗四物湯。
風熱證——治法:疏風清熱,和血調經;方藥:桑菊飲加當歸、川芎。
邪入少陽證——治法:和解表里;方藥:小柴胡湯。
5.經行身痛辨證論治:
血虛——治法:養血益氣,柔筋止痛;方藥:當歸補血湯加減。
血瘀證——治法:活血通絡,益氣散寒止痛;方藥:趁痛散。
6.經行泄瀉辨證論治:
脾虛證——治法:健脾滲濕,理氣調經;方藥:參苓白術散。
腎虛證——治法:溫陽補腎,健脾止瀉;方藥:健固湯合四神丸。
7.經行浮腫辨證論治:
脾腎陽虛證——治法:溫腎化氣,健脾利水;方藥:腎氣丸合苓桂術甘湯。
氣滯血瘀證——治法:理氣行滯,養血調經;方藥:八物湯加澤瀉、益母草。
8.經行情志異常辨證論治:
心血不足證——治法:補血養心,安神定志;方藥:甘麥大棗湯合養心湯加減。
肝經郁熱證——治法:清肝泄熱,解郁安神;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痰火上擾證——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方藥:生鐵落飲加減。
經行口糜、經行風疹塊、經行發熱的治法方藥
1.經行口糜病變部位,主要表現在口、舌,而舌為心之苗,口為胃之門戶,故其病機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
經行口糜的辨證論治:
陰虛火旺證——治法:滋陰降火;方藥:知柏地黃湯或上下相資湯。
胃熱熏蒸證——治法:清胃泄熱;方藥:涼膈散。
2.經行風疹塊辨證論治:
血虛證——治法:養血祛風;方藥:當歸飲子。
風熱證——治法:疏風清熱;方藥:消風散。
3.經行發熱辨證論治:
肝腎陰虛證——治法:滋養肝腎,育陰清熱;方藥:蒿芩地丹四物湯。
血氣虛弱證——治法:補益血氣,甘溫除熱;方藥:補中益氣湯。
瘀熱壅阻證——治法:化瘀清熱;方藥:血府逐瘀湯加丹皮。
絕經前后諸證、經斷復來
1.絕經前后諸證辨證論治:
腎陰虛證——治法:滋養腎陰,佐以潛陽;方藥:左歸丸合二至丸加減。
腎陽虛證——治法:溫腎扶陽;方藥:右歸丸加減。
腎陰陽俱虛證——治法:陰陽雙補;方藥:二仙湯合二至丸加減。
心腎不交證——治法:滋陰補血,養心安神;方藥:天王補心丹。
2.經斷復來指絕經期婦女月經停止1年及1年以上,又再次出現子宮出血。
經斷復來辨證論治:
脾虛肝郁證——治法:健脾調肝,安沖止血;方藥:安老湯。
腎陰虛證——治法:滋陰清熱,安沖止血;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
濕熱下注證——治法:清熱利濕,止血涼血;方藥:易黃湯加減。
血熱證——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方藥:益陰煎加減。
濕毒瘀結證——治法:利濕解毒,化瘀散結;方藥:萆薢滲濕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