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點擊查看: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方劑學》二試試題及答案匯總
一、A1
1、功用為補脾柔肝,祛濕止瀉的方劑是
A、四逆散
B、逍遙散
C、溫脾湯
D、大柴胡湯
E、痛瀉要方
2、痛瀉要方中配伍防風的主要用意是
A、升發清陽
B、祛風解痙
C、疏風散寒
D、疏風寬腸
E、散肝舒脾
3、下列各項中,除哪項外均屬于小柴胡湯主治病證的臨床表現
A、往來寒熱
B、心煩喜嘔
C、胸脅苦滿
D、泄利下重
E、口苦咽干目眩
4、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劑是
A、四逆散
B、逍遙散
C、大柴胡湯
D、小柴胡湯
E、半夏瀉心湯
5、蒿芩清膽湯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C、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D、清熱利濕,逐瘀退黃
E、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6、小柴胡湯的組成是
A、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生姜 炙甘草 大棗
B、柴胡 黃連 半夏 人參 甘草 生姜 大棗
C、柴胡 黃芩 半夏 枳實 干姜 人參 甘草
D、柴胡 黃芩 黃芪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棗
E、柴胡 黃芩 干姜 人參 茯苓 甘草 大棗
7、逍遙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疏肝解郁
B、疏郁透邪
C、散肝舒脾
D、清利頭目
E、疏肝散熱
8、四逆散所主證候的病因病機是
A、實邪閉阻,抑遏陽氣
B、氣機不暢,陽氣內郁
C、血虛受寒,寒客經脈
D、少陰陽虛,陰寒上逆
E、腎陽衰微,陰寒內盛
9、逍遙散所主證候的病機要點是
A、陰虛肝郁,橫犯脾胃
B、肝血不足,疏泄失常
C、肝氣郁滯,耗傷陰血
D、肝郁血虛,脾失健運
E、營血虛滯,肝失疏泄
10、功用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劑是
A、四逆散
B、逍遙散
C、達原飲
D、痛瀉要方
E、大柴胡湯
11、四逆散的組成藥物中不包括
A、柴胡
B、陳皮
C、枳實
D、芍藥
E、炙甘草
12、《傷寒論》原著中,半夏瀉心湯證的成因是
A、桂枝湯證過汗
B、桂枝湯證誤下
C、小柴胡湯證誤汗
D、小柴胡湯證誤下
E、大承氣湯證應下失下
13、半夏瀉心湯適用于
A、胃虛有熱,和降失常,癥見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者
B、脾胃虛弱,水熱互結,癥見心下硬滿,干噫食臭,腸鳴下利者
C、脾胃虛弱,寒熱錯雜,癥見心下痞滿,但滿不痛,嘔吐下利者
D、脾胃虛弱,寒熱錯雜,癥見脘腹痞脹,惡食懶倦,大便不暢者
E、脾胃虛弱,痰濁內阻,癥見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苔膩脈滑者
14、半夏瀉心湯與小柴胡湯兩方組成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A、人參 生姜 半夏 甘草 大棗
B、半夏 黃連 黃芩 甘草 大棗
C、人參 黃芩 半夏 干姜 甘草
D、柴胡 人參 黃芩 生姜 甘草
E、半夏 黃芩 人參 炙甘草 大棗
15、和解劑應用時需注意
A、和解劑僅用于肝脾不和病證
B、和解劑性質平和,無明顯寒熱補瀉之偏
C、和解劑既可用于純虛證,也可用于純實證
D、外邪在表,未入少陽者,可先以和解劑緩少陽之急
E、和解劑偏于扶正補中之功
1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竹葉石膏湯組成藥物的是
A、知母 生地
B、人參 粳米
C、竹葉 麥冬
D、石膏 麥冬
E、甘草 半夏
17、芍藥湯的功用是
A、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B、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C、清熱燥濕,調和氣血
D、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E、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1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普濟消毒飲組成藥物的是
A、黃芩 黃連 連翹
B、防風 赤芍 當歸
C、甘草 桔梗 馬勃
D、升麻 陳皮 板藍根
E、玄參 柴胡 牛蒡子
19、由元參、麥冬、犀角、銀花、黃連、生地、連翹、竹葉心、丹參組成的方劑是
A、清營湯
B、涼膈散
C、仙方活命飲
D、犀角地黃湯
E、普濟消毒飲
20、黃連解毒湯的功用是
A、清熱生津
B、清熱燥濕
C、清上泄下
D、瀉火解毒
E、瀉火通便
2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仙方活命飲組成藥物的是
A、連翹 荊芥 木香
B、貝母 乳香 沒藥
C、防風 甘草 皂角刺
D、當歸 防風 天花粉
E、甘草 白芷 穿山甲
22、葦莖湯的功用是
A、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B、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C、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D、辛涼宣肺,清肺平喘
E、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23、由生甘草梢、木通、生地黃、竹葉組成的方劑是
A、玉女煎
B、涼膈散
C、導赤散
D、清胃散
E、犀角地黃湯
24、方中包含澤瀉、木通、當歸、龍膽草、柴胡、甘草、梔子的方劑是
A、清骨散
B、涼膈散
C、導赤散
D、仙方活命飲
E、龍膽瀉肝湯
25、清暑益氣湯中臣藥為
A、荷梗 洋參 麥冬
B、荷梗 石斛 麥冬
C、洋參 石斛 麥冬
D、麥冬 石斛 知母
E、荷梗 竹葉 知母
26、香薷散中香薷的功用是
A、行氣化濕,健脾和中
B、清熱解暑,養陰生津
C、解表化濕,祛暑生津
D、解表散寒,祛暑化濕
E、解表化濕,清熱除煩
27、白虎湯中石膏與知母相伍之意為
A、清營涼血,滋陰養血
B、益胃生津,涼血寬胸
C、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D、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E、瀉火除濕,滋陰涼血
28、香薷散主治
A、陰暑
B、暑濕證
C、暑熱氣津兩傷證
D、暑熱證
E、陽暑
29、青蒿鱉甲湯的功用是
A、涼血止痢
B、滋陰瀉火
C、滋陰養血
D、養陰透熱
E、泄熱除煩
30、清熱劑應用時需注意
A、熱邪在氣可先治血
B、真寒假熱證,可用清熱劑清解在表之熱
C、清熱劑中忌配用醒脾和胃之品,以免傷陽礙胃
D、清熱劑中少佐微熱之品,為反佐法
E、屢用清熱之劑而熱勢不退者,可改用甘寒滋陰壯水之法
31、青蒿鱉甲湯中青蒿與鱉甲的配伍意義是
A、除煩堅陰,潤燥降火
B、養血育陰,益氣固表
C、滋陰退熱,瀉火除煩
D、益氣養血,育陰清熱
E、滋陰清熱,內清外透
二、B
1、A.逍遙散
B.四逆散
C.一貫煎
D.痛瀉要方
E.柴胡疏肝散
<1> 、兩脅作痛,頭痛目眩,月經不調,乳房作脹,神疲食少,脈弦而虛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 、脅肋脹悶,脘腹疼痛,手足不溫,脈弦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A.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C.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D.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E.和解少陽,內瀉結熱
<1> 、逍遙散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四逆散的功用是
A B C D E
3、A.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B.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C.疏風解表,清熱通便
D.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E.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1> 、半夏瀉心湯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痛瀉要方的功用是
A B C D E
4、A.芍藥 丹皮 生地 犀角
B.地骨皮 桑白皮 粳米 甘草
C.生地 木通 竹葉 生甘草梢
D.生地 當歸 丹皮 黃連 升麻
E.石膏 熟地 麥冬 知母 牛膝
<1> 、導赤散的組成藥物是
A B C D E
<2> 、玉女煎的組成藥物是
A B C D E
5、A.敗毒散
B.芍藥湯
C.白頭翁湯
D.黃連解毒湯
E.犀角地黃湯
<1> 、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主要功用的方劑是
A B C D E
<2> 、以清熱燥濕,調氣和血為主要功用的方劑是
A B C D E
6、A.清營湯
B.白虎湯
C.當歸六黃湯
D.犀角地黃湯
E.白虎加人參湯
<1>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脈數,舌絳而干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 、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脈數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7、A.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B.清熱開竅,豁痰解毒
C.清熱開竅,息風止痙
D.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E.清肺寧肝,涼血止血
<1> 、犀角地黃湯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清營湯的功用是
A B C D E
8、A.丹皮 芍藥
B.石膏 麥冬
C.元參 丹參
D.黃芩 黃柏
E.石膏 知母
<1> 、清營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
A B C D E
<2> 、犀角地黃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
A B C D E
9、A.龍膽瀉肝湯
B.玉女煎
C.清胃散
D.芍藥湯
E.涼膈散
<1> 、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 、牙痛齦腫,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10、A.瀉白散
B.涼膈散
C.芍藥湯
D.清胃散
E.龍膽瀉肝湯
<1> 、組成藥物中含有梔子、澤瀉、黃芩、生地、當歸的方劑是
A B C D E
<2> 、組成藥物中含有生地、當歸、丹皮、黃連、升麻的方劑是
A B C D E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