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疔
【考試重點】
疔的臨床表現與特點
1.疔的特點與種類
疔是一種發病迅速、易于變化而危險性較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有:
(1)部位:多發于顏面和手足等處
(2)瘡形雖小,但根腳堅硬,有如釘丁之狀
(3)病情變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如果處理不當,發于顏面部的疔瘡很容易走黃而有生命危險;發于手足部的疔瘡則易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根據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分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疔瘡、紅絲疔、爛疔、疫疔。
2.手足部疔瘡的臨床表現
手足部疔瘡發病部位多有受傷史。
(1)蛇眼疔:初起時多局限于指甲一側邊緣的近端處
(2)蛇頭疔:初起指端感覺麻癢而痛,繼而刺痛,灼熱腫脹,色紅不明顯,隨后腫勢逐漸擴大。
(3)蛇肚疔:發于指腹部,。
(4)托盤疔:整個手掌
(5)足底疔:足底部
3.手足部疔瘡成膿期切開引流的要求
一般應盡可能循經直開。
(1)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開引流。
(2)蛇頭疔宜在指掌面一側作縱形切口,務必引流通暢,必要時可對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開;
(3)蛇肚疔宜在手指側面作縱形切口,切口長度不得超過上下指關節面。
(4)托盤疔應依掌橫紋切開,切口應夠大,保持引流通暢,
4.紅絲疔的定義、特點及外治
紅絲疔是發于四肢,皮膚呈紅絲顯露,迅速向上走竄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可伴惡寒發熱等全身癥狀,邪毒重者可內攻臟腑,發生走黃。相當于西醫的急性淋巴管炎。
紅絲細的宜用砭鐮法,局部皮膚消毒后以刀針沿紅絲行走途徑寸寸挑斷,并用拇指和食指輕捏針孔周圍皮膚,微令出血,或在紅絲盡頭挑斷,挑破處均蓋貼太乙膏摻紅靈丹。
6.疔的內治法原則
內治以清熱解毒為大法,火毒熾盛證宜涼血清熱解毒。如發于下肢者應注重清熱利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