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單元 其他外科疾病
本章重點
燒傷
第一節 凍瘡
【考試重點】
凍瘡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
1.凍瘡的含義及臨床表現
本病的特點是:
(1)局部性者以局部腫脹、發涼、瘙癢、疼痛、皮膚紫斑,或起水皰、潰爛為主要表現;
(2)全身性者以體溫下降,四肢僵硬,甚則陽氣亡絕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2.嚴重全身凍瘡的急救和復溫方法
嚴重的全身性凍瘡患者必須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迅速使患者脫離寒冷環境
(2)可給予姜湯、糖水、茶水等溫熱飲料
(3)必要時靜脈輸入加溫(不超過37%)的葡萄糖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劑等。
(4)早期復溫過程中嚴禁用雪搓、用火烤或冷水浴等。
第二節 燒傷
【考試重點】
燒傷面積的計算
1.燒傷面積的計算方法及燒傷深度的分類
①手掌法:傷員本人五指并攏時一只手掌的面積占體表面積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積或散在燒傷的計算。
②中國九分法:將全身體表面積分為11個9等份。成人頭、面、頸部為9%;雙上肢為2×9%;軀干前后包括外陰部為3×9%;雙下肢包括臀部為5×9%+1%=46%。
燒傷深度的計算
分度 |
深度 |
創面表現 |
創面無感染時的愈合過程 | |
I度(紅斑) |
達表皮角質層 |
紅腫熱痛,感覺過敏,表面干燥 |
2~3天后脫屑痊愈,無瘢痕 | |
Ⅱ度(水皰) |
淺Ⅱ度 |
達真皮淺層,部分生發層健在 |
劇痛,感覺過敏,有水皰,基底部呈均勻紅色、潮濕,局部腫脹 |
1~2周愈合,無瘢痕,有色素沉著 |
深Ⅱ度 |
達真皮深層,有皮膚附件殘留 |
痛覺消失,有水皰,基底蒼白,間有紅色斑點,潮濕 |
3~4周愈合,可有瘢痕 | |
Ⅲ度(焦痂) |
達皮膚全層,甚至傷及皮下組織、肌肉和骨骼 |
痛覺消失,無彈力,堅硬如皮革樣,蠟白焦黃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表脈阻塞如樹枝狀 |
2~4周焦痂脫落,形成肉芽創面,除小面積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攣縮 |
2.重度燒傷后治療原則
內治原則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為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