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毒蛇咬傷
【考試重點】
毒蛇咬傷后的處理
①早期結扎。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結扎
②擴創排毒。牙痕作縱行切開1.5cm,深達皮下或作十字形切口
③燒灼、針刺、火罐排毒
④封閉療法
⑤局部用藥等。
第四節 破傷風
【考試重點】
破傷風的含義、臨床表現
1.破傷風的特點
①有皮肉破傷史
②有一定的潛伏期
③發作時呈現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強制性痙攣和陣發性抽搐為特征
2.破傷風的臨床表現
(1)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4~14天,短者24小時之內,長者數月或數年不等。
(2)前驅期:一般1~2天,患者常有頭痛、頭暈、乏力、多汗、煩躁不安、打呵欠,下頜微感緊張酸脹,咀嚼無力,張口略感不便;傷口往往干陷無膿,周圍皮膚暗紅,創口疼痛并有緊張牽制感。
(3)發作期:典型的發作癥狀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性痙攣和陣發性抽搐。
(4)后期:因長期肌肉痙攣和頻繁抽搐,大量體力消耗,水、電解質紊亂或酸中毒,可致全身衰竭而死亡。或因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或心肌麻痹引起休克、心搏驟停而危及生命。病程一般3~4周,嚴重者可達6周以上。
3.破傷風的治療原則
破傷風以熄風、鎮痙、解毒為原則。
第五節 腸癰
【考試重點】
腸癰的臨床表現和辨證論治
1.腸癰的診斷
(1)臨床表現
①初期:腹痛多起于臍周或上腹部,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約70%~80%的病人有轉移性右下腹痛的特點,但也有一部分病例發病開始即出現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是本病常見的重要體征,壓痛點通常在麥氏點。兩側足三里、上巨虛穴附近(闌尾穴)可有壓痛點。一般可伴有輕度發熱,惡心納減,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等。(瘀滯證)
②釀膿期:若病情發展,漸致化膿,則腹痛加劇,右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攣急;或右下腹可觸及包塊;壯熱不退,惡心嘔吐,納呆,口渴。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濕熱證)
③潰膿期:腹痛擴展至全腹,腹皮攣急,全腹壓痛、反跳痛;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似痢不爽;壯熱自汗,口干唇燥。舌質紅或絳,苔黃糙,脈洪數或細數等。(熱毒證)
3.腸癰的辨證論治方法
六腑以通為用,通腑瀉熱是治療腸癰的關鍵。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應用可以縮短療程。
①瘀滯證:行氣活血,通腑瀉熱。大黃牡丹湯合紅藤煎劑加減。
②濕熱證:通腑瀉熱,解毒利濕透膿。復方大柴胡湯加減。或大黃牡丹湯合紅藤煎劑加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③熱毒證:通腑排膿,養陰清熱。大黃牡丹湯合透膿散加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