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翹散
方歌
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組成
連翹 銀花 桔梗 薄荷 竹葉 荊芥穗 豆豉 牛蒡子 甘草 葦根(用法中加入)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
溫病初起。
癥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方解
金銀花、連翹:辛涼透表,清熱解毒,芳香避穢。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利咽。
芥穗、豆豉:解表散邪,防止涼遏太過。(制性取用)
——臣
蘆根、竹葉:清熱生津。
桔梗:宣肺止咳,清利咽喉。
——佐
甘草:調和諸藥,護胃安中。
——佐使
配伍特點
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芳香辟穢之品相配,構成外散風熱,兼清熱毒,芳香辟穢的清疏兼顧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發熱,微惡風寒,口渴咽痛,脈浮數。
2、《溫病條辨》稱本方為“辛涼平劑”。
3、使用注意:本方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對于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則禁用。
4、加減:
本方也可用于風疹發熱和麻疹初起。麻疹初起,透發不齊+浮萍、蟬蛻等以透疹達邪;疹色紅赤,有熱入營份現象+生地、赤芍等以清營涼血解毒。
治療癰瘡初起而有風熱表證者+蒲公英、大青葉、紫花地丁等以加強清熱解毒,散結消癰的作用。
重點
1、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配伍特點。
2、銀翹散中配伍荊芥穗、豆豉的意義。
桑菊飲
方歌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
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組成
桑葉 菊花 杏仁 連翹 薄荷 桔梗 葦根 甘草
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
風溫初起。(表熱輕證)
癥見:咳嗽,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方解
桑葉:散上焦風熱,清宣肺熱而止咳。
菊花:散風熱,清利頭目而肅肺
——君
杏仁:肅降肺氣。
桔梗:開提肺氣。
——臣
連翹:清熱解毒。
薄荷:疏散風熱。
蘆根:清熱生津止渴。
——佐
甘草:調和諸藥。
——使
運用
1、辨證要點:咳嗽,身熱不甚,微渴,脈浮數。
2、本方較銀翹散力量較弱,故被稱為“辛涼輕劑”。
3、使用注意:風寒咳嗽者禁用;肺熱甚者應加味使用本方,否則藥輕病重,必不奏效;本方均為輕清之品,不宜久煎。
重點
組成、功用、主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