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單元 治療總論
細目一:針灸處方
一、選穴原則
(一)近部選穴
是指在病變局部或距離比較接近的范圍選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治療作用的體現。
如鼻病取睛明、上星,胃痛取中脘。
下列哪項屬于近部選穴
A.頭痛取膈俞
B.脫肛取百會
C.咳嗽取列缺
D.鼻病選迎香
E.鼻病選合谷
『正確答案』D
(二)遠部選穴
是指在病變部位所屬和相關的經絡上,距病位較遠的部位選取穴位的方法。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治療規律的具體體現。如腰痛取委中,胃痛取足三里或取太沖,咳嗽取尺澤。
下列哪項屬于遠部選穴
A.面癱選風池
B.胃痛選中脘
C.耳聾選聽宮
D.扭傷取阿是穴
E.頭痛選至陰
『正確答案』E
(三)辨證對癥選穴
辨證選穴就是根據疾病的證候特點,分析病因病機而辨證選取穴位的方法。如發燒取大椎、曲池、合谷,便秘取支溝、天樞,痰邪所致的病證取豐隆,遺尿、脫肛取百會等。
對癥選穴是根據疾病的特殊癥狀而選取穴位的原則,是腧穴特殊治療作用及臨床經驗在針灸處方中的具體運用。如哮喘選定喘穴,腰痛選腰痛點。
下列哪項屬于對癥選穴
A.脅痛選日月
B.落枕選外勞宮
C.偏頭痛選足臨泣
D.肛門脫出選氣海
E.視物昏花取風池
下列哪項不屬于針灸選穴原則
A.對證選穴
B.對癥選穴
C.近部取穴
D.遠部取穴
E.上下取穴
『正確答案』E
二、配穴方法
(一)按經脈配穴法
1.本經配穴法 當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即選該臟腑、經脈的腧穴配成處方。如咳嗽取中府、太淵;急性胃痛取足三里、梁丘;下肢外側痛,取環跳、陽陵泉。
2.表里經配穴法 當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取該經和其相表里的經脈腧穴配成處方,如胃痛取三陰交、足三里。原絡配穴法是典型代表,如咳嗽取合谷、列缺。
下列哪項不屬于表里經配穴
A.咳嗽取列缺、合谷
B.失眠取神門、后溪
C.腰痛取昆侖、腎俞
D.胃痛取公孫、足三里
E.痛經取天樞、地機
『正確答案』C
3.同名經配穴法 是將手足同名經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如牙痛取合谷、內庭,肝氣郁結證取太沖、內關。
下列哪項不屬于同名經配穴
A.耳鳴取中渚、足臨泣
B.頭痛取外關、陽陵泉
C.失眠取神門、三陰交
D.牙痛取合谷、內庭
E.便秘取天樞、曲池
『正確答案』C
(二)按部位配穴法
1.上下配穴法 是指將位于腰部以上或上肢的腧穴與腰部以下或下肢的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臨床應用廣泛,如眩暈上取百會,下取太沖,咽痛上取魚際,下取太溪。八脈交會穴的配合應用是典型代表。
2.前后配穴法 是指將人體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主要指將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應用。本法主要用于治療內臟疾病,如膀胱疾患取中極、秩邊,咳嗽取膻中、風門。《靈樞·官針》所指的“偶刺”屬本法的范疇。俞募配穴法是典型代表,如肝俞配期門治療肝的疾患。
下列哪項屬于前后配穴
A.膻中、厥陰俞
B.中脘、三陰交
C.期門、太沖
D.太溪、腎俞
E.中極、三陰交
『正確答案』A
3.左右配穴法 是將位于人體左側和右側的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如急性胃痛取雙側梁丘,面癱取雙側合谷。但本法不限于左右取同一個腧穴,如左側偏頭痛取左側的太陽和右側的外關,也屬于左右配穴。《靈樞·官針》中的“繆刺”、“巨刺”屬本法的范疇。
細目二: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五輸穴首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對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五輸穴從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滎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輸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后;經穴多位于腕踝關節以上至前臂、脛部;合穴位于肘膝關節附近。
下列各項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A.所根為井
B.所溜為滎
C.所注為輸
D.所行為經
E.所入為合
『正確答案』A
《難經·六十四難》記述了五輸穴的全部五行屬性,五輸穴與五行之間按照“陰井木”、“陽井金”的規律進行配屬。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