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化瘀止血藥
三七
■ 性味:甘、微苦,溫。
■ 化瘀止血:特點:止血而不留瘀。應用:各種內外出血證。
■ 活血定痛: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 此外,本品有補虛強壯的作用,民間用治虛損勞傷。
茜草
■ 涼血化瘀止血,通經:血熱夾瘀的吐血、衄血及崩漏等出血證;血滯經閉、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等。
蒲黃
■ 來源:干燥花粉。
■ 止血:各種內外出血證。
■ 化瘀:瘀血所致心腹疼痛,產后腹痛及痛經等。
■ 利尿:血淋澀痛。
■ 入湯劑包煎,止血多炒用;化瘀宜生用。
■ 注意:本品可收縮子宮,孕婦忌用。
第四節 收斂止血藥
白及
■ 性味:苦、甘、澀,寒。
■ 收斂止血:特點:善治肺胃出血。應用:咯血、吐血及外傷出血。
■ 消腫生肌:瘡癰腫毒,手足皸裂及肛裂。
■ 水煎服,3~10g;反烏頭。
仙鶴草
■ 收斂止血:廣泛用于各種出血證。
■ 截瘧止痢:腹瀉痢疾;瘧疾。
■ 補虛:脫力勞傷,神疲乏力,面色萎黃。
■ 解毒殺蟲:癰腫;陰部濕癢等。
棕櫚炭
■ 性味:苦、澀,平。
■ 收斂止血:特點:收澀性強,容易留瘀。應用:崩漏等無瘀滯的出血證。
■ 止瀉止帶:泄瀉;帶下。
■ 年久敗棕入藥尤妙。
血余炭
■ 收斂止血,散瘀利尿:特點:止血而不留瘀。應用:衄血、咯血、吐血、崩漏等出血證;小便不利。
■ 注意:研末服,每次1.5~3g。 胃弱者慎服。
第五節 溫經止血藥
艾葉
■ 溫經止血:特點:善暖下焦胞宮,尤宜于婦女崩漏下血。應用:崩漏等虛寒性出血證。
■ 散寒調經:下焦虛寒,腹中冷痛,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及宮冷不孕等。
■ 安胎:胎漏下血,胎動不安。
炮姜
■ 溫經止血:脾胃虛寒,脾不統血出血病。
■ 溫中止痛:虛寒性腹痛、腹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