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滋陰潤燥
麥門冬湯
組成:麥冬70g 半夏10g 人參6g 甘草6g 粳米5g 大棗4枚
方歌: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功用:潤肺宜胃,降逆下氣。
主治:肺痿。咳唾涎沫,短氣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紅少苔,脈虛數。
方解:肺痿是由于肺胃陰虛,痰涎不化所致。其病在肺,其源在胃,以土為金母,胃主津液,故以“培土生金”。
麥冬――甘寒養陰;
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宜胃氣,養胃陰;
半夏――苦辛溫燥,為何用之?麥冬:半夏=7:1。“去性存用”用麥冬的甘寒之性制約半夏的溫燥之性,且麥冬得半夏則滋而不膩,半夏辛開之性又可降逆下氣,化痰涎。
問 養陰清肺湯
組成:生地12g 麥冬9g 生甘草3g 玄參9g 貝母5g 丹皮3g 薄荷3g 白芍5g
方歌:養陰清肺是妙方,玄參草芍麥地黃,薄荷貝母丹皮入,時疫白喉急煎嘗。
功用:養陰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腫痛,初起或發熱或不發熱,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脈數無力或細數。
方解:
白芍、丹皮――養血、清熱,歸肝經,滋養肝陰以養肺陰;
生地、麥冬、玄參――滋陰增液;
貝母――清熱化痰;
薄荷――疏散風熱,防外燥;
生甘草――清熱解毒。
玉液湯
組成:生山藥30g 生黃芪15g 知母18g 雞內金6g 葛根5g 五味子9g 天花粉9g
功用:益氣滋陰,固腎止渴。
主治:消渴。口常干渴,飲水不解,小便數多,困倦氣短,脈虛細無力。
瓊玉膏
組成:人參 生地 白茯苓 蜂蜜
功用:滋陰潤肺,益氣補脾。
主治:肺癆。干咳少痰,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氣短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
增液湯
組成:玄參30g 麥冬24g 生地24g
功用: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者。
方解:“增水行舟”法之代表。本方證先服增液湯,若大便不下,則用增液承氣湯。
關注"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