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Quchangwei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第九單元 化濕藥
表3-5 化濕藥的功效和應用
化濕藥 |
功效應用 |
蒼術 |
①燥濕健脾;②祛風濕;③明目:用于夜盲癥及眼目昏澀 |
厚樸 |
①行氣燥濕消積;②平喘 |
藿香 |
①化濕;②解暑;③止嘔 |
砂仁 |
①化濕行氣;②溫中;③安胎 |
豆蔻 |
人湯劑宜后下 |
例如:病人,女,58歲。因暑天乘涼飲冷,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脘痞,惡心,嘔吐頻繁,食少泄瀉,舌苔膩,脈濡,治療應首選:D
A.竹茹 B.紫蘇 C.黃連 D.藿香 E.生姜
解析:病人上述表現為寒濕困脾所致的脘腹痞悶。治宜化濕、止嘔、解暑。藿香氣味芳香,為芳香化濕濁的要藥。提示:藿香、佩蘭、香薷三者皆有化濕發表的作用,治濕濁困脾或暑月形寒飲冷,脘痞吐瀉之癥。然藿香善于止嘔,謂治濕郁嘔逆之要藥;佩蘭芳香清冷,去陳腐,辟穢濁,功在藿香之上,為治脾濕口甜、口臭良藥;香薷化濕和中,兼利小便,且其發汗解表之力最強,而藿香次之,佩蘭最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