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肺與腎
肺與腎的生理關系,主要表現在水液代謝、呼吸運動及陰陽相互資生等方面。
1.肺主行水,為水之上源;腎主水液代謝,為主水之臟。肺腎之氣協同作用,保證其體內津液的正常輸布與排泄。
2.肺主氣而司呼吸,腎藏精而主納氣。在人體的呼吸運動中,肺氣肅降,有利于腎的納氣,以維持呼吸的深度。腎精、腎氣充足,攝納有權,亦有利于肺氣的肅降。故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3.肺腎陰陽,相互滋生。
(八)肝與脾
肝與脾的生理關系,主要表現在疏泄與運化的相互為用和血液運行中藏血與統血的相互協調方面。
1.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協調脾胃升降,并疏利膽汁,泄于腸道,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與轉輸。脾氣健旺,氣血生化有源,肝體得以濡養,亦有利于肝氣疏泄功能的發揮。
2.肝藏血,調節血量,脾能生血,并統攝血液。肝脾相互協作,共同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
(九)肝與腎肝與腎的生理關系,主要表現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肝腎陰陽相互滋生和制約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精血皆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和充養。且相互資生,故日同源而互化。
2.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腎主封藏。兩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疏泄與封藏,相反而相成,以調節女子的月經來潮、排卵和男子的適時排精。
3.肝腎陰陽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腎陰腎陽為五臟陰陽之本。腎陰滋養肝陰,共同制約肝陽,以使肝陽不亢。腎陽資助肝陽,共同溫煦肝脈,以防肝脈寒滯。兩臟陰陽互制互用,以維持肝腎之間的協調平衡。
(十)脾與腎
脾與腎的生理關系,主要表現在先天與后天的互促互助關系,以及水液代謝的互用方面。
1.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為后天之本;腎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為先天之本。先天溫養激發后天,后天補充培育先天,則脾腎健旺充盛,身體方能健康。
2.脾運化水液,須賴腎氣的蒸化及腎陽的溫煦;腎主水液代謝,又賴脾氣及脾陽的協助和制約(即后天養先天和“土能制水”)。脾腎兩臟,相互協同調節,共同主司水液代謝的協調平衡。
細目三、五臟與五體、五官九竅、五志、五液和五時的關系
(一)五臟與五體的聯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二)五臟與五官九竅的聯系:心開竅于舌,肝開竅于目,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二陰。
(三)五臟外華: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四白,肺其華在毛,腎其華在發。
(四)五臟與五志的聯系:喜為心志,怒為肝志,思為脾志,悲為肺志.恐為腎志。
(五)五臟與五液的聯系:心在液為汗,肺在液為涕,肝在液為淚,脾在液為涎,腎在液為唾。
(六)五臟與五時的聯系:五臟與自然界四時陰陽相通應:肝應于春,心應于夏,脾應于長夏(夏至到處暑),肺應于秋,腎應于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