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概述:感冒是感受風邪或時行病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外感病證。感冒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為多。
感冒的病因:
1.六淫氣候突變,六淫肆虐,冷熱失調,人體衛外之氣未能及時應變,以致虛邪賊風傷人。
2.時行疫毒。時行疫毒是指具有傳染性的致病邪氣,多因時令不正,故使天時暴厲之氣流行人間。
3.生活起居失當。生活起居不當,寒溫失調所致,如貪涼露宿、涉水冒雨、更衣脫帽等易致外邪乘襲。
感冒的病機:
1.外邪侵襲人體,是否引起發病,一方面取決于正氣的強弱,同時與感邪輕重密切相關。若內外相因,則發病迅速。
2.病位主要在肺衛。基本病機為六淫入侵,衛表不和,肺氣失宣。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衛表不和為主。病理性質屬表實證,但有寒熱之分。若感受風寒濕邪,則皮毛閉塞,邪郁于肺,肺氣失宣;感受風熱暑燥,則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如感受時行疫毒則病情多重,甚或有變生他病者。在病程中且可見寒與熱的轉化或錯雜。
感冒的診斷依據
1.臨證以衛表及鼻咽癥狀為主,可見鼻塞、流涕、多嚏、咽癢、咽痛、周身酸楚不適、惡風或惡寒,或有發熱等。若風邪夾暑、夾濕、夾燥,還可見相關癥狀。
2.時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時期發病人數劇增,且病證相似,多突然起病,惡寒、發熱(多為高熱)、周身酸痛、疲乏無力,病情一般較普通感冒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多不傳變,時行感冒少數可傳變入里,變生它病。
4.四季皆可發病,而以冬、春兩季為多。
感冒的辨證論治
1.風寒束表證
(1)辨證要點:惡寒重,發熱輕,無汗,脈浮或浮緊。
(2)治法:辛溫解表。
(3)代表方劑:荊防達表湯、荊防敗毒散。
2.風熱犯表證
(1)辨證要點:身熱較著,微惡風,汗出不暢,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
(2)治法:辛涼解表。
(3)代表方劑:銀翹散、蔥豉桔梗湯。
3.暑濕傷表證
(1)辨證要點:頭昏重脹痛,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2)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3)代表方劑:新加香薷飲。
4.氣虛感冒證
(1)辨證要點: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復感冒,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2)治法:益氣解表。
(3)代表方劑:參蘇飲。
5.陰虛感冒證
(1)辨證要點:口干,干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
(2)治法:滋陰解表。
(3)代表方劑:加減葳蕤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