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二、A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肛隱窩炎是肛隱窩、肛門瓣發生的急慢性炎癥性疾病,又稱肛竇炎。
主要癥狀:自覺肛門部不適,排便時因糞便壓迫肛隱窩,可感覺肛門疼痛,一般不甚劇烈,數分鐘內消失。若括約肌受刺激而攣縮則疼痛加劇,常可出現不排便時的短時間陣發性刺痛,并波及臀部和股后側。急性期常伴便秘,糞便常帶少許黏液,此種黏液常在糞便前流出,有時混有血絲。若并發肛乳頭肥大,并從肛門脫出,可使肛門潮濕瘙癢。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鎖肛痔是發生在肛管直腸的惡性腫瘤,病至后期,腫瘤阻塞,肛門狹窄,排便困難,猶如鎖住肛門一樣,故稱為鎖肛痔。相當于西醫的肛管直腸癌。本病的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偶見于青年人。初期表現為直腸黏膜或肛門皮膚一突起小硬結,無明顯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一系列改變:(1)便血是直腸癌最常見的早期癥狀。(2)排便習慣改變。(3)大便變形。(4)轉移征象。
直腸指檢是診斷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80%的直腸癌位于手指可觸及的部位,腫瘤較大時指檢可以清楚捫到腸壁上的硬塊、巨大潰瘍或腸腔狹窄。退指后可見指套上染有血、膿和黏液。指檢發現癌腫時要捫清大小、范圍、部位和固定程度,以便決定治療方法。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患者為老年男性,兼有便次增多,便血等癥狀,為更好的進行診斷,首先要做肛腸指診。直腸肛門指診是一種簡便易行而又重要的檢查方法,許多肛門直腸疾病通過指診可早期發現。80%直腸癌可在直腸指診時被發現,而臨床直腸癌誤診的病例往往是未作認真的肛門直腸指診。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栓性外痔可見肛門緣周圍有暗紫色橢圓形腫塊突起,表面水腫。結締組織性外痔可見肛門緣有不規則贅皮突起。內痔或混合痔一般不能見之于外,當痔核發生脫出時,可見脫出痔塊呈暗紫色,時有活動性出血點。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直腸脫垂可分為三度:
(1)一度脫垂:為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淡紅色,長3~5 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納。
(2)二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5~10cm,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回復。
(3)三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cm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坐骨直腸間隙膿腫:發于肛門與坐骨結節之間,感染區域比肛門皮下膿腫廣泛而深。初起僅感肛門部不適或微痛,逐漸出現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而后局部癥狀加劇,肛門有灼痛或跳痛,在排便、咳嗽、行走時疼痛加劇,甚則坐臥不安。肛門指診,患側飽滿,有明顯壓痛和波動感。
三、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肛漏的主要癥狀:流膿、疼痛、瘙癢。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肛裂的主要癥狀:疼痛、出血、便秘。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注射療法是運用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物注人痔核及痔核周圍而產生無菌性炎癥反應,使小血管閉塞和痔核內纖維組織增生,從而促使痔核硬化、萎縮或壞死、枯脫而達到痊愈的目的。
適應證:各期內痔;混合痔的內痔部分。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掛線療法本療法具有操作簡便、引流通暢、瘢痕小,對肛門功能無影響等優點。
適應證:適用于距離肛門4cm以內,有內外口的低位肛漏;亦作為復雜性肛漏切開療法或切除療法的輔助方法。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肛裂的定義:肛管的皮膚全層縱行裂開并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肛裂。本病好發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門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見,位于前正中線的肛裂多見于女性。臨床上以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為主要特點。中醫將本病稱為“鉤腸痔”、“裂痔”等。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息肉痔是指直腸內黏膜上的贅生物,是一種常見的直腸良性腫瘤。其臨床特點為:腫物蒂小質嫩,其色鮮紅,便后出血。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前者多見于兒童,后者多見于青壯年,息肉多數是腺瘤性。很多息肉積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腸稱息肉病。部分患者可以發生癌變,尤以多發性息肉惡性變較多。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