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息肉痔是指直腸內黏膜上的贅生物,是一種常見的直腸良性腫瘤。其臨床特點為:腫物蒂小質嫩,其色鮮紅,便后出血。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前者多見于兒童,后者多見于青壯年,息肉多數是腺瘤性。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鎖肛痔的治療原則:本病一經診斷,應及早采取根治性手術治療,根據情況術前、術后應用中醫藥療法、放療或化療可以提高療效。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掛線療法具有簡便、經濟、不影響肛門功能、瘢痕小等優點。適用于距離肛門4cm以內,有內外口的低位肛漏;亦作為復雜性肛漏切開療法或切除療法的輔助方法。其機理在于利用結扎線的機械作用,以其緊縛所產生的壓力或收縮力,緩慢勒開管道,給斷端以生長和周圍組織產生炎癥黏連的機會,從而防止了肛管直腸環突然斷裂回縮而引起的肛門失禁。目前多以橡皮筋代替絲線,可縮短療程,減輕術后疼痛。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手術成敗的關鍵,在于正確地找到內口,并將內口切開或切除,否則創口就不能愈合,即使暫時愈合,日久又會復發。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內痔是發生于齒線上,由直腸上靜脈叢瘀血、擴張、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好發于肛門右前、右后和左側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3、7、11點處,以便血、墜脹、腫塊脫出為主要臨床表現。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直腸脫垂可分為三度:
(1)一度脫垂:為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淡紅色,長3~5 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納。
(2)二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5~10cm,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回復。
(3)三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cm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直腸脫垂可分為三度:
(1)一度脫垂:為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淡紅色,長3~5 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納。
(2)二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5~10cm,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回復。
(3)三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cm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直腸脫垂可分為三度:
(1)一度脫垂:為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淡紅色,長3~5 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納。
(2)二度脫垂: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5~10cm,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面為環狀而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回復。
(3)三度脫垂: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cm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肛癰淺部膿腫可行放射狀切口。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縱切橫縫法適應證:適用于陳舊性肛裂伴有肛管狹窄者。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癥狀,常因排便時,肛管擴張刺激潰瘍面,引發撕裂樣疼痛,或灼痛,或刀割樣疼痛,持續數分鐘后減輕或緩解,稱為疼痛間歇期,時間一般在5分鐘左右,隨后括約肌持續性痙攣收縮而劇烈疼痛,可持續數小時,使患者坐臥不安,十分痛苦,直到括約肌疲勞松弛后,疼痛逐漸緩解,這一過程為肛裂疼痛周期。病情嚴重時,咳嗽、噴嚏都可以引起疼痛,并向骨盆及下肢放射。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肛裂的定義:肛管的皮膚全層縱行裂開并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肛裂。臨床上以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為主要特點。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肛裂的定義:肛管的皮膚全層縱行裂開并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肛裂。本病好發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門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見,位于前正中線的肛裂多見于女性。臨床上以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為主要特點。中醫將本病稱為“鉤腸痔”、“裂痔”等。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