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據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疔分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疔瘡、紅絲疔、爛疔、疫疔等。其中手足疔容易損傷筋骨。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石癭的治療原則:石癭為惡性腫瘤,一旦確診,宜早期手術切除。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墊棉法適用于潰瘍膿出不暢有袋膿者;或瘡孔竇道形成膿水不易排盡者;或潰瘍膿腐已盡,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時不能黏合者。注意點:在急性炎癥紅腫熱痛尚未消退時不可應用。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頭癤:患處皮膚上有一紅色結塊,范圍約3cm,灼熱疼痛,突起根淺,中心有一膿頭,出膿即愈。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臁瘡濕熱下注證
證候:小腿青筋怒張,局部發癢,紅腫,疼痛,繼則破潰,滋水淋漓,瘡面腐暗;伴口渴,便秘,小便黃赤;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解毒。
代表方:二妙丸合五神湯加減。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脂瘤之痰濕化熱證
證候:瘤體紅腫、灼熱、疼痛,甚至跳痛化膿;伴發熱,惡寒,頭痛,尿黃;舌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清熱化濕,和營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肛癰,熱毒蘊結證
證候:肛門周圍突然腫痛,持續加劇,伴有惡寒、發熱、便秘、溲赤。肛周紅腫,觸痛明顯,質硬,皮膚焮熱。舌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仙方活命飲、黃連解毒湯加減。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有頭疽,好發于項后、背部等皮膚厚韌之處,多見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發生內陷。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國九分法:將全身體表面積分為11個9等份。成人頭、面、頸部為9%;雙上肢為2×9%;軀干前后包括外陰部為3×9%;雙下肢包括臀部為5×9%+1%=46%。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乳房與經絡的關系密切,如:足陽明胃經行貫乳中;足太陰脾經絡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陰肝經上膈,布胸脅繞乳頭而行;足少陰腎經上貫肝膈而與乳聯。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疔的內治,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大法。早期,熱毒蘊結證宜清熱解毒;火毒熾盛證宜涼血清熱解毒。中期,熱勝肉腐證,宜清熱透膿托毒。發于下肢者應注重清熱利濕解毒。爛疔、疫疔宜中西醫結合治療。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由于風、寒、暑、燥諸邪毒均能化熱生火,故外科疾病發生,尤以“熱毒”、“火毒”最常見。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接觸性皮炎的診斷要點
(1)發病前有明顯的接觸史,均有一定的潛伏期。
(2)一般急性發病,常見于暴露部位,如面、頸、四肢。
(3)皮損的形態、范圍、嚴重程度取決于接觸物質種類、性質、濃度、接觸時間的久暫、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及機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皮損呈多樣性。
“有滲出傾向”是濕瘡的特點。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內痔是發生于齒線上,由直腸上靜脈叢瘀血、擴張、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好發于肛門右前、右后和左側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3、7、11點處,以便血、墜脹、腫塊脫出為主要臨床表現。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淋病:尿道口紅腫、發癢及輕度刺痛,繼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適,24小時后癥狀加劇。排尿開始時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熱痛,排尿后疼痛減輕。尿道口溢膿,開始為漿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漸變稠出現黃色黏稠的膿性分泌物,特別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較多。當病變上行蔓延至后尿道時,可出現終末血尿、血精、會陰部輕度墜脹等現象。
1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癤是指發生在肌膚淺表部位、范圍較小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癢是因風、濕、熱、蟲之邪客于皮膚肌表,引起皮肉間氣血不和,郁而生微熱所致;或因血虛風燥阻于皮膚,膚失濡養,內生虛熱而發。
1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肥瘡相當于西醫的黃癬。本病為頭癬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農村,好發于兒童。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選擇膿腔最低點或最薄弱處進刀。一般瘡瘍宜循經直切;乳房部應以乳頭為中心,放射狀切開;面部膿腫應盡量沿皮膚自然紋理切開;手指膿腫,應從側方切開;關節區附近的膿腫,切口盡量避免越過關節;關節區膿腫,一般施行橫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肛旁低位膿腫,應以肛管為中心作放射狀切開。
2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濕腫:皮肉重垂脹急,深按凹陷,如爛棉不起,淺則光亮如水皰,破流黃水,浸淫皮膚。見于股腫、濕瘡。
2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隨喜怒消長是氣癭比較典型的特征。
2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股腫是相當于西醫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以往稱血栓性深靜脈炎。其發病特點為肢體腫脹、疼痛、局部皮溫升高和淺靜脈怒張四大癥狀,好發于下肢髂股靜脈和股腘靜脈,可并發肺栓塞和肺梗塞而危及生命。足背動脈、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是脫疽的特點。
2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頭疽的外治法:有頭疽若瘡腫有明顯波動,可采用手術擴創排毒,作“+”或“++”字形切開。
2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丹毒是患部皮膚突然發紅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特點是病起突然,惡寒發熱,局部皮膚忽然變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熱腫脹,邊界清楚,迅速擴大,數日內可逐漸痊愈,但容易復發。
2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經間期出血血瘀證
主要證候:經間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塊,少腹兩側或一側脹痛或刺痛;情志抑郁,胸悶煩躁;舌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
治法:化瘀止血。
方藥:逐瘀止血湯。
2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督脈虛損:督脈與腎、心、肝的關系尤為密切,稱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諸陽。督脈與任脈同起于胞宮,二脈協同調節人身陰陽脈氣的平衡,維持胞宮的生理功能。督脈虛損、陰陽平衡失調導致閉經、崩漏、經斷前后諸證、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
2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經腹輸卵管結扎術絕育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適應證:①自愿接受絕育手術而無禁忌證者;②患有嚴重全身疾病不宜生育而行治療性絕育術。
(2)禁忌證:①急、慢性盆腔感染,腹壁皮膚感染等,應在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②24小時內有兩次間隔4小時的體溫在37.5℃或以上者;③全身情況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④嚴重的精神官能癥者。
2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帶下過多腎陽虛證
主要證候:帶下量多,綿綿不斷,質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長,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潤,脈沉遲。
治法:溫腎培元,固澀止帶。
方藥:內補丸。
2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經行乳房脹痛肝氣郁結證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行乳房脹滿疼痛,或乳頭癢痛,甚則痛不可觸衣。經行不暢,血色黯紅,小腹脹痛;胸悶脅脹,精神抑郁;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通絡。
方藥:逍遙散加減。
3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閉經腎氣虧損證
主要證候:年逾16歲尚未行經,或月經初潮偏遲,時有月經停閉,或月經周期建立后,由月經周期延后、經量減少漸至月經停閉;或體質虛弱,全身發育欠佳,第二性征發育不良,或腰腿酸軟,頭暈耳鳴,倦怠乏力,夜尿頻多;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氣,調理沖任。
方藥:加減蓯蓉菟絲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車。
3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閉經的治療原則應根據病證,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
3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七情內傷導致婦科病,以怒、思、恐為害尤甚。怒,抑郁忿怒,使氣郁氣逆,可致月經后期、閉經、痛經、不孕、癥瘕;思,憂思不解,每使氣結,發為閉經、月經不調、痛經;恐,驚恐傷腎,每使氣下,可致月經過多、閉經、崩漏、胎動不安、不孕。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月經的特殊生理現象:身體無病而月經定期兩個月來潮一次者,稱為并月;三個月一潮者,稱為“居經”或“季經”;1年一行者稱為“避年”;還有終生不潮而卻能受孕者,稱為“暗經”;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經周期有少量出血而無損于胎兒者,稱為“激經”,又稱“盛胎”或“垢胎”,均是個別的特殊生理現象,若無不適,不影響生育,可不作病論。
3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滑胎之腎氣不足證
主要證候:屢孕屢墮,甚或應期而墮;孕后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夜尿頻多,面色晦暗;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滑尺脈沉弱。
治法:補腎健脾,固沖安胎。
方藥:補腎固沖丸。
3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妊娠腫脹腎虛證
主要證候:妊娠數月,面浮肢腫,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潤,脈沉遲。
治法:補腎溫陽,化氣利水。
方藥:真武湯或腎氣丸。
3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閉經之陰虛血燥證
主要證候:月經周期延后、經量少、色紅質稠,漸至月經停閉不行;五心煩熱,顴紅唇干,盜汗甚至骨蒸勞熱,干咳或咳嗽唾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調經。
方藥:加減一陰煎加丹參、黃精、女貞子、制香附。
3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經行風疹塊風熱證
主要證候:經行身發紅色風團、疹塊,瘙癢不堪,感風遇熱,其癢尤甚,月經多提前、量多色紅;口干喜飲,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浮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