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準備關系到課堂學習的質量。有時課堂學習質量差的原因不在課內,而在課外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大致有四個方面
(1)心理準備mda.com
有的學生只要一進課堂,就膩煩;一見老師進教室,就反感。覺得上課沒意思,完全沒有求知的欲望和向老師學習的謙虛精神,總盼著快點下課,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學習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狀態下,課堂學習往往收效甚微。
有的學生進了課堂,覺得老師講課有意思時就聽,認為沒意思時就不聽,或不好好聽,做他們自己的事或想他們自己的事,缺乏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呈現出一種無所謂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當然會使課堂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有的學生一見老師進教室就分外高興,總盼著上課時能向老師學點新知識,解決些新問題,老師在他們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種心理狀態,使課堂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幾種心理狀態的形成,涉及到學生的學習動機、目的、意志和情緒,也涉及到老師的德才水平等問題。
每一個中學生在上課時都應該想一想,自己處于哪種心理狀態,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所在,以使自己課堂學習的心理準備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這是搞好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因。
(2)知識準備mda.com
知識準備主要通過預習來進行,預習時能了解新課的知識系統,排除聽新課的知識障礙。如果上課時因為涉及舊知識、舊概念,而使自己出現聽“天書”的現象,那就說明,上課前的知識準備沒有做好,需要及時調整。
(3)物質準備
物質準備就是把上課需要用的書、練習本、筆記本和其他學習文具在課前準備好,以免上課時因尋找這些用具而影響聽課效果,有些高年級的學生由于思想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課前準備反而不如低年級的學生做得好。每個學生都應當養成上學前整理好書包,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的良好學習習慣。
(4)身體準備mda.com
上課要靠大腦來思考問題,因此,大腦的機能狀態直接關系到上課的效果。要使大腦處于最佳的機能狀態,就要保證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有一篇文章,把人的生活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百靈鳥型,主要特點是早睡早起,白天精神特別好;一種叫貓頭鷹型,主要特點是晚睡晚起,夜里精神特別好,而上課精神很差,這種分類方法比較形象通俗。由于課堂學習是在白天進行的,因此要求同學白天的精神必須飽滿,可見,百靈鳥型的生活方式比較符合課堂學習的需要。
睡覺晚的原因很多。有的學生意志薄弱,貪玩,不抓緊時間學習,結果把作業全擠到了晚上;有的學生晚上看電視沒有節制;還有的學生因為學習水平低,效率低,所以需要的學習時間長,只好開夜車。
由于睡得晚,早晨感到又困又乏,不愿起床,為了不遲到,勉強起床,急急忙忙趕到學校,往往又擠掉了早飯的時間,因而上午四節課是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進行的,是在困乏的狀態下度過的,而困乏直接反映出腦細胞的學習機能狀態很差,饑餓又使這種狀態進一步惡化。為了能遵守課堂紀律,這些學生要不斷地與困乏和饑餓作“斗爭”,使學習時嚴重分心,很難做到跟著老師的啟發思考問題,使學習效果很差。嚴重時,還會在上課時打瞌睡,自動退出課堂學習,使聽課的連續性遭到“破壞”,以致一天的課堂學習毫無所獲,只得課后重新補課,這又使晚上的睡眠時間更加難以保證,形成惡性循環。
不少學生不明白,為什么過了一個假期,開學第一周反而特別累。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放假了,對自己放松了要求,放假第一天就睡得很晚,第二天早晨又想著反正不上課,結果起得也很晚,從此就開始了晚睡晚起的假期生活。開學了,一下子從晚睡晚起調整到早睡早起,使實際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第一周感到很累。經過一周左右的調整,又恢復了早睡早起的正常學習習慣,才使學習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軌。
有些住在家里的學生,自控力差,晚上睡得很晚,實際上過的是晚睡早起的學習生活,結果長期睡眠不足,飲食不當,使課堂學習的效率一直很低,少數人甚至因此而搞垮了身體。
如果觀察一下優秀生的上課表現,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根本見不到他們打瞌睡的現象。是他們精力過人嗎?不是,經過調查發現,他們的意志品質比較好,能夠長期堅持早睡早起,不開夜車。他們中午不做別的事情而充分休息,午休后還留點時間活動一下,使自己興奮起來,下午照常能夠以飽滿的精神學習。課間10分鐘,他們也不做作業,而是積極到室外活動。可以說,他們上課的飽滿精神和良好的學習效果,跟他們課前的身體準備有關,跟他們重視課堂學習有關。
總之,在課堂學習之前,如果在心理上、知識上、身體上、物質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么在課堂學習時,才有可能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就會白白地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