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线观看视频-黄色在线免费看-黄色在线视频免费-黄色在线视频免费看-免费啪啪网-免费啪啪网站

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面授課程 模擬考試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2010考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 升 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 科 院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建造師一級二級)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在線名師:劉艷霞老師
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環球職業教育在線會計職稱、注冊稅務師、注...詳細
劉艷霞老師
 ak47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Exam8.com) > 注冊會計師考試 > 政策大綱 > 正文

200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稅法》考試大綱

說明:本年度考試大綱與上年相比,未做較大調整。

一、稅法概論
(一)稅法的概念
1.稅法的定義
2.稅收法律關系
(1)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
(2)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3)稅收法律關系的保護
3.稅法的構成要素
4.稅法的分類
5.稅法的作用
(1)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
(3)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4)稅法能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5)稅法是維護國家權益,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可靠保證
(二)稅法的地位及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1.稅法的地位
2.稅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1)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2)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3)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三)我國稅收的立法原則
1.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2.公平原則
3.民主決策的原則
4.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5.法律的穩定性、連續性與廢、改、立相結合的原則
(四)我國稅法的制定與實施
1.稅法的制定
(1)稅收立法機關
(2)稅收立法程序
2.稅法的實施
(五)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我國現行稅法體系的內容
2.我國稅收制度的沿革
(1)1978年以前的稅制改革
(2)1978年至1982年的稅制改革
(3)1983年至1991年的稅制改革
(4)1992年至1994年的稅制改革
(六)我國稅收管理體制
1.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
2.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1)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種類
(2)我國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現狀
3.稅收執法權的劃分
4.稅務機構設置和稅收征管范圍劃分
(1)稅務機構設置
(2)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劃分
(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劃分
二、增值稅法    
(一)征稅范圍及納稅義務人
1.征稅范圍
(1)銷售或者進口的貨物
(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2.納稅義務人
(1)單位
(2)個人
(3)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4)承租人和承包人
(5)扣繳義務人
(二)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2)小規模納稅人的管理
2.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2)一般納稅人的認定辦法
(3)一般納稅人年審和臨時一般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3.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新辦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的分類管理
(2)新辦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的審批管理
(3)輔導期的一般納稅人管理
(4)轉為正常一般納稅人的審批及管理
(三)稅率與征收率的確定
1.基本稅率
2.低稅率
3.征收率
(四)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銷項稅額的計算
(1)一般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
(2)特殊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
(3)含稅銷售額的換算
2.進項稅額的計算
(1)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3.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算應納稅額的時間限定
(2)計算應納稅額時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處理
(3)扣減發生期進項稅額的規定
(4)銷貨退回或折讓的稅務處理
(5)向供貨方取得返還收入的稅務處理
(6)應納稅額計算實例
(五)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2.含稅銷售額的換算
3.自來水公司銷售自來水應納稅額的計算
4.銷售特定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5.關于購置稅控收款機的稅款抵扣的計算
(六)電力產品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及管理
1.電力產品的銷售額
2.電力產品的征稅辦法
3.銷售電力產品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4.發、供電企業辦理稅務登記、納稅申報
5.發、供電企業銷售電力產品票據的使用
(七)幾種特殊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非應稅勞務
(八)進口貨物征稅
1.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及納稅人
(1)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
(2)進口貨物的納稅人
2.進口貨物的適用稅率
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4.進口貨物的稅收管理
(九)出口貨物退(免)稅
1.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稅并退稅
(2)出口免稅不退稅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2.出口貨物退(免)的適用范圍
3.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4.出口貨物退稅的計算
(1)“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2)“先征后退”的計算方法
5.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
(十)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十一)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納稅地點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3.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十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及管理
1.專用發票領購使用范圍
2.專用發票開具范圍
3.專用發票開具要求
4.專用發票開具時限
5.專用發票聯次及票樣
6.電子計算機開具專用發票的要求
7.專用發票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規定
8.開具專用發票后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的處理
9.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
(1)關于被盜、丟失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理
(2)關于對代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理
(3)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
(4)防偽稅控系統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
(5)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
三、消費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目、稅率
1.稅目
(1)煙
(2)酒及酒精
(3)化妝品
(4)護膚護發品
(5)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6)鞭炮、焰火
(7)汽油
(8)柴油
(9)汽車輪胎
(10)摩托車
(11)小汽車
2.稅率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算方法
(1)銷售額的確定
(2)含增值稅銷售額的換算
2.從量定額計算方法
(1)銷售數量的確定
(2)計量單位的換算標準
3.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混合計算方法
4.計稅依據的特殊規定
5.外購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
6.稅額減征的規定
7.酒類關聯企業間關聯交易消費稅問題處理
(四)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含義
2.用于其他方面的規定
3.組成計稅價格及稅額的計算
(五)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確定
2.代收代繳稅款的規定
3.組成計稅價格的計算
(1)材料成本
(2)加工費
4.委托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
(六)兼營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稅務處理
(七)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的計算
1.    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基本規定
2.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八)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
1.出口退稅率的規定
2.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政策
(1)出口免稅并退稅
(2)出口免稅但不退稅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3.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額的計算
4.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額的計算
(九)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消費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消費稅納稅期限
(十)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消費稅的納稅地點
2.消費稅納稅申報
四、營業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的一般規定
(2)納稅義務人的特殊規定
2.扣繳義務人
(二)稅目、稅率
1.稅目
(1)交通運輸業
(2)建筑業
(3)金融保險業
(4)郵電通信業
(5)文化體育業
(6)娛樂業
(7)服務業
(8)轉讓無形資產
(9)銷售不動產
2.稅率
(三)計稅依據
1.計稅依據的一般規定
2.計稅依據的具體規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幾種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目的應稅行為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應稅勞務與貨物或非應稅勞務行為
4.營業稅與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劃分
(六)稅收優惠
1.起征點
2.稅收優惠規定
(七)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八)納稅地點與納稅申報
1.納稅地點
2.納稅申報
五、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率
(三)計稅依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稅收優惠
(六)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環節
2.納稅地點
3.納稅期限
4.納稅申報
附:教育費附加的有關規定
六、關稅法    
(一)征稅對象及納稅義務人
1.征稅對象
2.納稅義務人
(二)進出口稅則
1.進出口稅則概況
2.稅則商品分類目錄
3.稅則歸類
4.稅率及運用
(1)進口關稅稅率
(2)出口關稅稅率
(3)特別關稅
(4)稅率的運用
(三)原產地規定
1.全部產地生產標準
2.實質性加工標準
3.其他
(四)關稅完稅價格
1.一般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1)以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完稅價格
(2)進口貨物海關估價方法
2.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1)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制成品
(2)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貨物
(3)運往境外修理的貨物
(4)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
(5)暫時進境貨物
(6)租賃方式進口貨物
(7)留購的進口貨樣等
(8)予以補稅的減免稅貨物
(9)以其他方式進口的貨物
3.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1)以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完稅價格
(2)出口貨物海關估價方法
4.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中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的計算
(1)以一般陸運、空運、海運方式進口的貨物
(2)以其他方式進口的貨物
(3)出口貨物
5.完稅價格的審定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
1.從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從量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3.復合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4.滑準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關稅減免
1.法定減免稅
2.特定減免稅
(1)科教用品
(2)殘疾人專用品
(3)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
(4)加工貿易產品
(5)邊境貿易進口物資
(6)保稅區進出口貨物
(7)出口加工區進出口貨物
(8)進口設備
(9)特定行業或用途的減免稅政策
3.臨時減免稅
(七)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
(八)關稅征收管理
1.關稅繳納
2.關稅的強制執行
3.關稅退還
4.關稅補征和追征
5.關稅納稅爭議
七、資源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目、單位稅額
1.稅目、稅額
2.扣繳義務人適用的稅額
(三)課稅數量
1.確定資源稅課稅數量的基本辦法
2.特殊情況課稅數量的確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稅收優惠
1.減稅、免稅項目
2.出口應稅產品不退(免)資源稅的規定
(六)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八、土地增值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征稅范圍
1.征稅范圍
2.征稅范圍的界定
3.對若干具體情況的判定
(1)以出售方式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附著物的
(2)以繼承、贈與方式轉讓房地產的
(3)房地產的出租
(4)房地產的抵押
(5)房地產的交換
(6)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
(7)合作建房
(8)企業兼并轉讓房地產
(9)房地產的代建房行為
(10)房地產的重新評估
(三)稅率
(四)應稅收入與扣除項目的確定
1.應稅收入的確定
(1)貨幣收入
(2)實物收入
(3)其他收入
2.扣除項目的確定
(1)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2)房地產開發成本
(3)房地產開發費用
(4)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
(5)其他扣除項目
(6)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
1.增值額的確定
2.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六)稅收優惠
1.對建造普通標準住宅的稅收優惠
2.對國家征用收回的房地產的稅收優惠
3.對個人轉讓房地產的稅收優惠
(七)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加強土地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2.納稅地點
3.納稅申報
九、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征稅范圍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
2.稅率
3.應納稅額計算
(四)稅收優惠
(五)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期限
2.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納稅地點和征收機構
4.納稅申報
十、房產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
1.納稅義務人
2.征稅對象
(二)征稅范圍
(三)計稅依據與稅率
1.計稅依據
(1)從價計征
(2)從租計征
2.稅率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稅收優惠
(六)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十一、車船使用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征稅范圍
1.車輛
2.船舶
(三)稅率
1.車輛稅額
2.船舶稅額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
2.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五)稅收優惠
1.法定的免稅車船
2.經財政部批準免稅的其他車船
(六)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和征收機關
4.納稅申報
十二、印花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二)稅目、稅率
1.稅目
2.稅率
(1)比例稅率
(2)定額稅率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的一般規定
2.計稅依據的特殊規定
3.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四)稅收優惠
(五)納稅方法與納稅申報
1.納稅方法
2.納稅環節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六)征收管理與違章處罰
1.征收管理
2.違章處罰
十三、契稅法
(一)征稅對象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2.土地使用權的轉讓
3.房屋買賣
(二)納稅義務人與稅率
1.納稅義務人
2.稅率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
2.    契稅優惠的特殊規定
(四)稅收優惠
(五)契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征收管理
十四、企業所得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
1.納稅義務人
2.征稅對象
(1)征稅對象的確定原則
(2)征稅對象的具體內容
(二)稅率
(三)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收入總額
(1)收入確定的基本規定
(2)收入確定的特殊規定
(3)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產品銷售收入的確認
2.準予扣除項目
(1)扣除項目應遵循的原則
(2)準予扣除項目的基本范圍
(3)部分扣除項目的具體范圍和標準
3.不得扣除的項目
4.虧損彌補
5.關聯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四)資產的稅務處理
1.固定資產的計價和折舊
2.無形資產的計價和攤銷
3.遞延資產的攤銷
4.成本的計價方法及管理
(五)股權投資與合并分立的稅務處理
1.股權投資的稅務處理
(1)股權投資所得的稅務處理
(2)股權投資轉讓所得和損失的稅務處理
(3)以部分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稅務處理
(4)整體資產轉讓的稅務處理
(5)企業整體資產置換的稅務處理
2.企業合并業務的稅務處理
3.企業分立業務的稅務處理
4.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
(六)應納稅額的計算
1.核算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2.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1)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適用范圍
(2)核定征收的辦法
(七)稅收優惠
(八)稅額扣除
1.    境外所得已納稅額的扣除
2.    境內投資所得已納稅額的扣除
(九)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    征收繳納方法
2.    納稅地點
3.    匯總(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管理
4.納稅申報表的填列方法
十五、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
1.納稅義務人
2.征稅對象
(二)稅率
(三)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的概念
2.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
3.準予列支的項目 4.不得列為成本、費用和損失的項目
5.對若干專門行業或項目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具體規定
(四)資產的稅務處理
1.固定資產的計價和折舊
(1)固定資產計價
(2)固定資產折舊
2.無形資產的計價和攤銷
3.遞延資產的攤銷
4.存貨的計價
5.資產重估變值的稅務處理
(五)稅收優惠
1.減免稅優惠
2.再投資退稅
3.虧損彌補
4.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
(六)境外所得已納稅款的扣除
(七)關聯企業業務往來
1.關聯企業的認定
2.對關聯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
3.關聯企業的稅務管理
(八)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方法
(1)季度預繳稅額的計算
(2)年度匯算清繳稅額的計算
2.境外所得稅抵免的計算
3.預提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4.再投資退稅額的計算
(九)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1.征收管理的基本規定
2.納稅年度
3.申報繳納的具體方法
4.納稅申報表
十六、個人所得稅法
(一)納稅義務人
1.居民納稅義務人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二)所得來源的確定
(三)應稅所得項目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股票轉讓所得
(2)量化資產股份轉讓
(3)個人出售自有住房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四)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3.稿酬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五)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
1.費用減除標準
2.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準
3.每次收入的確定
4.應納稅所得額的其他規定
(六)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4.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8.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
(2)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9.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0.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1.其他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2.應納稅額計算中的特殊問題
(七)稅收優惠
(八)境外所得已納稅款的扣除方法
(九)納稅申報及繳納
1.    自行申報納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義務人
(2)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期限
(3)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方式
(4)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地點
2.代扣代繳
(1)扣繳義務人和代扣代繳的范圍
(2)扣繳義務人的義務及應承擔的責任
(3)代扣代繳期限
3.核定征收
十七、稅收征收管理法
(一)稅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1.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
(1)加強稅收征收管理
(2)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
(3)保障國家稅收收入
(4)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5)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適用范圍
3.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體
(1)稅務行政主體——稅務機關
(2)稅務行政管理相對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有關單位
(3)有關單位和部門
4.稅收征收管理權利和義務的設定
(1)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權利與義務
(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權利與義務
(二)稅務管理
1.稅務登記管理
(1)開業稅務登記
(2)變更、注銷稅務登記
(3)停業、復業登記
(4)稅務登記證的作用和管理
(5)銀行賬戶管理
2.賬簿、憑證管理
(1)賬簿、憑證管理
(2)發票管理
(3)稅控管理
3.納稅申報管理
(1)納稅申報的對象
(2)納稅申報的內容
(3)納稅申報的期限
(4)納稅申報的要求
(5)納稅申報的方式
(6)延期申報管理
(三)稅款征收
1.稅款征收的原則
2.稅款征收的方式
(1)查賬征收
(2)查定征收
(3)查驗征收
(4)定期定額征收
(5)委托代征稅款
(6)郵寄納稅
(7)其他方式
3.稅款征收制度
(四)稅務檢查
1.稅務檢查的形式和方法
(1)稅務檢查的形式
(2)稅務檢查的方法
2.稅務檢查的職責
(五)法律責任
1.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
2.扣繳義務人違反賬簿、憑證管理的處罰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的法律責任 4.對偷稅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
5.進行虛假申報或不進行申報行為的法律責任
6.逃避追繳欠稅的法律責任
7.騙取出口退稅的法律責任
8.抗稅的法律責任
9.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法律責任
10.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法律責任
11.不配合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法律責任
12.非法印制發票的法律責任
13.有稅收違法行為而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法律責任
14.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拒絕配合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的法律責任
15.擅自改變稅收征收管理范圍的法律責任
16.不移送的法律責任
17.稅務人員不依法行政的法律責任
18.瀆職行為
19.不按規定征收稅款的法律責任
20.違反稅務代理的法律責任
十八、稅務行政法制
(一)稅務行政處罰
1.稅務行政處罰的原則
(1)法定原則
(2)公正、公開原則
(3)以事實為依據原則
(4)過罰相當原則
(5)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6)監督、制約原則
2.稅務行政處罰的設定和種類
(1)稅務行政處罰的設定
(2)稅務行政處罰的種類
3.稅務行政處罰的主體與管轄
(1)主體
(2)管轄
4.稅務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
5.稅務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
(1)調查與審查
(2)聽證
(3)決定
6.稅務行政處罰的執行
(二)稅務行政復議
1.    稅務行政復議的概念和特點
2.    稅務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
3.稅務行政復議的管轄
4.稅務行政復議申請
5.稅務行政復議的受理
6.稅務行政復議決定
7.稅務行政復議的其他有關規定
(三)稅務行政訴訟
1.稅務行政訴訟的概念
2.稅務行政訴訟的原則
3.稅務行政訴訟的管轄
(1)級別管轄
(2)地域管轄
4.稅務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5.稅務行政訴訟的起訴和受理
(1)稅務行政訴訟的起訴
(2)稅務行政訴訟的受理
6.稅務行政訴訟的審理和判決
(1)稅務行政訴訟的審理
(2)稅務行政訴訟的判決
(四)稅務行政賠償
1.概述
(1)稅務行政賠償的概念
(2)稅務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
(3)稅務行政賠償請求人
(4)稅務行政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
(5)稅務行政賠償的請求時效
(6)取得稅務行政賠償的特別保障
(7)涉外稅務行政賠償
2.賠償范圍
(1)侵犯人身權的賠償
(2)侵犯財產權的賠償
(3)稅務機關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
3.賠償程序
(1)稅務行政賠償非訴訟程序
(2)稅務行政賠償訴訟程序
(3)稅務行政追償制度
4.賠償方式與費用標準
(1)稅務行政賠償方式
(2)費用標準

說明:本年度考試大綱與上年相比,未做較大調整。

轉帖于:注冊會計師考試_考試吧
文章搜索
200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稅法》考試大綱網友評論網友評論
版權聲明 --------------------------------------------------------------------------------------
    如果注冊會計師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注冊會計師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中国a v | 欧美精品video | 顶级毛片在线手机免费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本道 | 午夜剧场官网 | 丝瓜着色的视频 | www.激情五月 | 91污污视频 |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 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77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视频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成年人在线免费播放 |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 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99久久精品97久久综合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 欧美色图综合 |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 | 欧美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 欧洲亚洲日本 | 一级毛片看真人在线视频 | 在线免费看毛片 | 天天色一色 | 国产不卡免费 | 男人午夜剧场 | 国产天天射 | 2020天天干|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 日韩视频一 |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 成人永久免费 | 日韩午夜片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 欧美性精品hd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