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注協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
2012年3月22日,河北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河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緊密圍繞《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以《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我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指導,在深入分析河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現狀和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并明確了工作重點和工作舉措。《規劃》是“十二五”時期統領行業全面發展、指導行業各項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繪制了宏偉藍圖。
《規劃》明確提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行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服務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面貫徹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我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意見》,推動行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做強做大與做精做專相協調,誠信道德與專業素質相結合,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相促進,全面增強服務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努力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規劃》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戰略目標:
一是人才培養取得新進展。形成一支在專業素質、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上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注冊會計師執業隊伍,執業注冊會計師達到4000人以上,人才儲備顯著增長,人才數量充足、結構合理。
二是業務收入實現翻一番。在鞏固傳統業務領域、提升非審計業務比重的基礎上,行業總收入年均增長水平保持在15%左右,其中審計業務收入增長保持在10%以上,非審計業務收入明顯增長,力爭實現行業收入翻一番。
三是行業信息化程度顯著提高。落實全國行業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設計,完成服務經濟社會、行業管理與服務、協會內部管理、事務所業務管理和事務所內部管理業務信息平臺建設,使行業信息化程度與全省行業發展水平相適應。
四是做大做強、做精做專戰略成效顯著。到2015年,我省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審計資質的事務所和分所達到10家以上。培育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區域龍頭事務所10-15家,年收入500萬元以上骨干事務所30-35家,年收入300萬以上事務所50-60家。基本形成能夠滿足不同服務對象、不同市場需求,能夠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服務的社會審計服務體系。
五是新業務領域拓展取得進展。穩步推進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引導事務所抓住深化經濟社會改革政策措施的實施,省重點區域發展規劃的落實,以及“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有利契機,結合事務所市場定位、服務品種和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新業務種類和范圍。
六是行業的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有較大提升。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和強化職業道德,全行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大局、重點的能力明顯提高,行業的誠信水平、社會聲譽和職業地位明顯提升,并贏得社會的普遍信賴和尊重。
《規劃》明確了實現行業目標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事務所科學協調發展;深入實施行業人才戰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執業隊伍;加大行業監管,不斷提高執業質量;大力開拓新業務領域,拓展注冊會計師發展空間;全面實施行業信息化建設;強化對會員的服務和管理,不斷提升行業社會公信力;加強溝通和協調,努力改善注冊會計師執業環;深化行業黨建工作,切實發揮黨組織在行業建設中的政治保障作用;持續抓好協會建設,提高行業管理能力。
《規劃》明確了落實規劃內容、實現規劃目標的各方面主體的責任,提出了省注協要充分發揮好“服務、監督、管理、協調”職能,切實履行好法律授權、政府部門委托和章程規定的各項職責,加大與政府部門政策協調的力度,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各事務所要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緊緊圍繞本規劃目標任務,研究制定本所發展規劃和方案,調動注冊會計師和從業人員干事創業的熱情,群策群力,以規劃目標為引領,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中實現事務所又好又快發展。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