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征收管理
一、自行申報納稅
(一)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義務人
1.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2.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3.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包括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且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
(二)自行申報納稅的內容
1.構成12萬元的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2.不包含在12萬元中的所得。
(1)免稅所得。
(2)暫免征稅所得。即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3)可以免稅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如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三)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2.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后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后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15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
4.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5.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典型例題1】下列各項中,納稅人應當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有( )。
A.年所得l2萬元以上的
B.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C.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D.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正確答案』ABCD
二、代扣代繳的征管規定
(熟悉代扣代繳的范圍,包括10項,只有個體工商戶的所得不包括在內)。
【典型例題2】中國公民溫先生任職于境內某市N公司,同時還在K公司擔任董事,2010年個人收入如下:
(1)每月工資l8000元,每個季度末分別獲得季度獎金5000元;l2月份從N公司取得業績獎勵50000元,從K公司取得董事費20000元。
(2)應邀到C國某大學舉行講座,取得報酬折合人民幣l4000元,按C國稅法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折合人民幣2100元;從C國取得特許權使用費100000元,按C國稅法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折合人民幣l7000元。
(3)將解禁的限售股轉讓,取得轉讓收入50000元,不能準確計算限售股原值。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2010年溫先生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正確答案』月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18000-2000)×20%-375]×8+[(18000+5000-2000)×25%-1375]×4=38100(元)
12月份取得的業績獎勵按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
50000÷12=4166.67(元),適用稅率15%,速算扣除數125。
業績獎勵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0×15%-125=7375(元)
工資薪金應納個人所得稅合計=38100+7375=45475(元)
2.2010年溫先生取得的董事費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正確答案』在非任職公司擔任董事取得的董事費收入按勞務報酬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
董事費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3200(元)
3.2010年溫先生境外所得應在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
『正確答案』C國所得個稅抵免限額=14000×(1-20%)×20%+100000×(1-20%)×20%=18240(元)
在C國已納稅額=2100+17000=19100(元)。所以無須補稅。
4.2010年溫先生限售股轉讓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正確答案』如果納稅人不能準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稅費。應納稅額=[50000-(50000×15%)]×20%=8500(元)
【本章總結】
1.納稅義務人與征稅范圍;
2.稅率與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3.應納稅額的計算;
4.稅收優惠;
5.境外所得的稅額扣除;
6.征收管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