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事由
一、訴訟時效的中止
1.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3)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4)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2.訴訟時效中止的時間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6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解釋】在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內,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時間沒有限制。
二、訴訟時效的中斷事由
1.基本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1)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2)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3)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4)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解釋】中斷事由發生后,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歸零。訴訟時效的中斷如果是一個時間點,則從該時間點重新起算;訴訟時效的中斷如果是一個程序,則從有關程序終結時重新起算。
2.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名、蓋章、按指印或者雖未簽名、蓋章、按指印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解釋】(1)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2)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2)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3)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4)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5)權利人對同一債權中的部分債權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及于剩余債權,但權利人明確表示放棄剩余債權的情形除外。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4.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1)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2)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其他依法有權解決相關民事糾紛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提出保護相應民事權利的請求,訴訟時效從提出請求之日起中斷。
(3)權利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從其報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斷。
(4)上述機關決定不立案、撤銷案件、不起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立案、撤銷案件、不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
5.下列事項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的中斷效力:
(1)申請支付令;
(2)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3)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者死亡;
(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5)申請強制執行;
(6)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7)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6.訴訟時效中斷的其他情形
(1)對于連帶債權人、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發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由,應當認定對其他連帶債權人、連帶債務人也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2)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應當認定對債權人的債權和債務人的債權均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債權轉讓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之日起中斷。
(4)債務承擔情形下,構成原債務人對債務承認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務承擔意思表示到達債權人之日起中斷。
相關推薦:
2022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注會考試科目
202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 | 注會考試答案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