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參照第2章“金融資產”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的匯兌差額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做相反會計分錄。
企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借:銀行存款 (實際收到的金額)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賬面余額)
投資收益 (差額)
5.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參照第20章“外幣折算”
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可供出售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具體地說,對于發生的匯兌損失,借記“資產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對于發生的匯兌收益,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那么,這個計入“資本公積”的匯兌損益既包括匯率變動引起的差異,又包括公允價值變動引起的差異。
6.金融資產重分類:參照第2章“金融資產”
(1)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采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重分類日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作為成本或攤余成本,該項金融資產沒有固定到期日的,與該金融資產相關、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仍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該金融資產被處置時轉入當期損益。
(2)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賬面余額)
貸或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差額)
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入當期損益。
(3)按規定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但以前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改按公允價值計量,將相關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入當期損益。
7.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分拆:參照第9章“負債”(補充)
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負債成份的計量——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權益成份的計量——按發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8.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的所得稅影響:參照第19章“所得稅”(補充)
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若發生暫時性差異,其所得稅影響仍計入資本公積。會計分錄: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或: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例題2·單項選擇題】下列事項中,通過“資本公積”科目核算的是( )。
A.無法償還的應付賬款
B.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
C.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
D.企業將自用的建筑物轉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計入營業外收入;選項B,計入投資收益;選項E,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教師提示】以下【例題】請大家根據授課內容自行掌握,課上不再進行講解。
【例題】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10,按發行總收入的5%向證券公司支付傭金費用。該公司應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金額為( )。
A.850萬元
B.900萬元
C.1 000萬元
D.1 005萬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應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金額=100×(10-1)-100×10×5%=850(萬元)
【例題3·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項中,可能會引起資本公積賬面余額發生變化的有( )。
A.企業接受現金捐贈
B.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
C.應付賬款獲得債權人豁免
D.采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
E.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資本公積,出售時,該資本公積應轉出計入投資收益。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