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附注
一、附注的主要內容
附注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附注是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分部報吿
(一)經營分部的確定
1.經營分部認定的條件
理念:企業應當以內部組織結構、管理要求、內部報告制度為依據確定經營分部。
2.經營分部合并的條件
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可以合并為一個經營分部:
(1)各單項產品或勞務的性質相同或相似,包括產品或勞務的規格、型號、最終用途等。
(2)生產過程的性質相同或相似,包括采用勞動密集或資本密集方式組織生產、使用相同或相似設備和原材料等。
(3)產品或勞務的客戶類型相同或相似,包括大宗客戶、零散客戶等。
(4)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方式相同或相似,包括批發、零售、自產自銷、委托銷售、承包等。
(5)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受法律、行政法規的影響相同或相似,包括經營范圍或交易定價限制等。
(二)報告分部的確定(重要)
重要性標準判斷(10%標準) | (1)分部收入/所有分部收入總額≥10% |
(2)利潤(或虧損)的絕對額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潤合計額 或所有虧損分部虧損合計額的絕對額兩者中較大者的10%或以上。 | |
(3)分部資產占所有分部資產合計額的10%或以上。 | |
低于10%重要性標準的選擇 | (1)披露該經營分部對會計信息使用者有用的,可以確定為報告分部; (2)將該經營分部與一個或一個以上類似的、未滿足規定條件的其他分部合并為一個報告分部; (3)不將該分部指定為報告分部且不與其他分部合并的,應在披露分部信息時,將其作為其他項目單獨披露。 |
報告分部75%的標準 | 確定為報告分部的各個分部的對外交易收入的合計額達到企業總收入的75%。如果未達到75%標準,則必須增加報告分部的數量,直到達到75%。 |
報告分部的數量 | 報告分部的數量通常不超過10個。如果報告分部的數量超過10個,企業應當考慮將具有類似經濟特征、滿足經營分部合并條件的報告分部進行合并,以使合并后的報告分部數量不超過10個。 |
為提供可比信息報告分部的確定 | 對于某一分部上期確定為報告分部的,但本期可能并不滿足確定條件,若認為該分部仍重要,則不需考慮該分部規模,仍應將其確定為本期的報告分部。 |
注意:
分布收入通常不包括:利息收入、營業外收入、處置投資的凈收益、權益法下的投資收益
分布費用通常不包括:利息費用、營業外支出、處置投資的凈損失、權益法下的投資損失、與企業整體相關的管理費用等
(三)分部信息的披露
企業應當以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為基礎披露分部信息;對外提供合并報表的企業,應當以合并財務報表為基礎披露分部信息。
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報告分部的下列信息:
1.描述性信息
(1)確定報告分部考慮的因素
(2)報告分部產品和勞務的類型
2.每一報告分部的利潤(虧損)總額相關信息
(1)利潤(虧損)總額的構成
(2)收入、費用等計量的會計政策:如分部間轉移價格的確定;收入、費用分配至分部的基礎;分部利潤或虧損的計量方法及其變化等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費用、分部利潤(虧損)等。
3.每一報告分部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相關信息
包括資產總額組成項目的信息,以及有關資產、負債計量相關的會計政策。
注意:分部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
分部負債,是指分部經營活動形成的可歸屬于該分部的負債,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負債。
4.除已經作為報告分部信息組成部分的披露內容外,企業還應當披露下列信息:
(1)每一產品和勞務或每一類似產品和勞務的對外交易收入。但是,披露相關信息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2)企業取得的來自于本國的對外交易收入總額,以及企業從其他國家或地區取得的對外交易收入總額。但是,披露相關信息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3)企業取得的位于本國的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金融資產、獨立賬戶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總額,以及企業位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金融資產、獨立賬戶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總額。但是,披露相關信息不切實可行的除外。企業披露相關信息不切實可行的,應當披露這一事實。如果企業位于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非流動資產金額重要,應當單獨予以披露。
(4)企業對主要客戶的依賴程度。企業與某一外部客戶交易收入占合并總收入或企業總收入的 10%或以上,應當披露這一事實,以及來自該外部客戶的總收入和相關報告分部的特征。
5.報告分部信息總額與企業信息總額的銜接
企業披露的分部信息,應當與合并財務報表或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總額信息相銜接。
(1)報告分部收入總額應當與企業收入總額相銜接
報告分部收入包括可歸屬于報告分部的對外交易收入和對其他分部交易收入。報告分部收入總額在與企業收入總額相銜接時,需要將報告分部之間的內部交易進行抵銷。各個報告分部的收入總額加上未包含在任何分部中的對外交易收入金額之和,扣除報告分部之間交易形成的收入總額,應當與企業收入總額一致。
(2)報告分部利潤(虧損)總額應當與企業利潤(虧損)總額相銜接
報告分部利潤(虧損)是報告分部收入總額,扣除報告分部費用總額之后的差額。報告分部利潤(虧損)總額與企業利潤(虧損)總額進行銜接時,需要將報告分部之間的內部交易產生的利潤(虧損)進行抵銷。各個報告分部的利潤(虧損)總額,加上未包含在任何報告分部中的利潤(虧損)金額之和,扣除報告分部之間交易形成的利潤(虧損)金額之和,應當與企業利潤(虧損)總額一致。
(3)分部資產總額應當與企業資產總額相銜接
企業資產總額由歸屬于報告分部的資產總額和未分配給各個報告分部的資產總額組成。報告分部資產總額加上未分配給各個報告分部的資產總額的合計額,與企業資產總額相一致。
(4)分部負債總額應當與企業負債總額相銜接
企業負債總額由歸屬于報告分部的負債總額和未分配給各個報告分部的負債總額組成。報告分部負債總額加上未分配給各個報告分部的負債總額的合計額,與企業負債總額相一致。
6.報告分部的比較信息
企業在披露分部信息時,為可比起見,應當提供前期的比較數據。對于某一經營分部,如果本期滿足報告分部的確定條件從而確定為報告分部的,即使前期沒有滿足報告分部的確定條件從而未確定為報告分部的,也應當提供前期的比較數據。但是,重述信息不切實可行的除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改變導致報告分部組成發生變化的,應當提供前期比較數據。但是,提供比較數據不切實可行的除外。企業未提供前期比較數據的,應當在報告分部組成發生變化的當年,同時披露以新的報告分部和舊的報告分部為基礎編制的分部信息。不論企業是否提供前期比較數據,均應披露這一事實。
【例題1·單項選擇題】以下有關分部報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分部報告通常是作為財務報告的組成部分予以披露的
B.在企業財務報告僅披露個別報表的情況下,其分部報告的披露以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列報
C.在企業財務報告披露合并報表的情況下,其分部報告的披露仍以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列報
D.分部信息應披露確定報告分部所考慮的因素及各報告分部產品和勞務的類型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企業財務報告披露合并報表的情況下,其分部報告的披露應以合并財務報表為基礎列報。
【例題2·多項選擇題】下列有關分部報告的表述中,符合現行會計準則規定的有( )。
A.分部報告應當披露每個報告分部的凈利潤
B.分部收入應當分別對外交易收入和對其他分部收入予以披露
C.在分部報告中應將遞延所得稅資產作為分部資產單獨予以披露
D.企業可以根據情況將不符合重要性標準的分部指定為報告分部
E.分部報告的數量通常不應超過10個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選項A,分部報告應當披露每個報告分部的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而非凈利潤。選項C,分部資產,是指分部經營活動使用的可歸屬于該分部的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