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表的概念、內容和結構
(一)概念
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時期報表)
編制基礎:收付實現制
(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現金,指企業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屬于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即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資金項目包含的內容)。
2.現金等價物,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購買日起3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
權益性投資(其收回金額不確定)不屬于現金等價物。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確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范圍,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發生變更,按會計政策變更處理。
【例題1·單項選擇題】下列事項中,不影響企業現金凈流量的是( )。
A.取得短期借款
B.支付現金股利
C.償還長期借款
D.購買三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現金凈流量增加;選項B、C,現金凈流量減少;選項D,屬于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之間的轉換,不影響現金凈流量的變化。
(三)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和結構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
包括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返還的稅費、購買商品或接受勞務、支付工資、支付廣告費、交納各項稅款等。
我國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采用直接法填列。直接法,是指通過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主要類別列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
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資、購建和處置固定資產、購買和處置無形資產等。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
包括發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資本、分派現金股利、取得和償還銀行借款、發行和償還公司債券等。
4.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
外幣現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應當采用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現金流量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應當作為調節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報。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指企業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折算成記賬本位幣時,所采用的是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現金流量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而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項目中外幣現金凈增加額是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的。這兩者的差額即為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對當期發生的外幣業務,也可不必逐筆計算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可以通過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數額與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三項之和比較,其差額即為“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
(四)幾個特殊項目的分類
1.現金股利和利息
企業收到的現金股利和債券利息—→作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企業支付的現金股利和利息—→作為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2.企業收到的賠款
企業收到的屬于固定資產的賠款—→作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企業收到的屬于流動資產或分不清的賠款—→作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3.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
分期支付的款項—→作為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4.支付的稅金
支付的計入固定資產的稅金—→作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支付的其他稅金(包括所得稅)—→作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5.捐贈活動
捐贈支付的現金—→通常作為經營活動流出量
接受捐贈收到的現金—→通常作為經營活動流入量
(五)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
1.間接法編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2.不涉及現金收支的重大投資和籌資活動
3.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變動情況(與資產負債表的銜接)
二、現金流量表各項目的內容及填列方法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流入量: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1)內容
①本期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本期收到的現金
②前期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含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本期收到的現金
③本期預收的商品款和勞務款等
④本期收回前期核銷的壞賬損失
⑤本期發生銷貨退回而支付的現金(從本項目中扣除)
注意:
第一,本項目包括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第二,銷售材料、代銷業務收到的現金也在本項目反映。
(2)計算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本期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期末余額)(不扣除壞賬準備)+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期末余額)+預收款項項目(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由于收到非現金資產抵債減少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金額-本期發生的現金折扣-本期發生的票據貼現利息(不附追索權)+收到的帶息票據的利息(會計處理為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財務費用)±其他特殊調整業務。
2.收到的稅費返還
反映企業收到返還的各種稅費。如收到的減免增值稅退稅、出口退稅、減免消費稅退稅、減免營業稅退稅、減免所得稅退稅和收到的教育費附加返還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填列。
本項目可根據“營業外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包括企業收到的罰款收入、屬于流動資產的現金賠款收入、經營租賃的租金和押金收入、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接受現金捐贈收入等。
本項目可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營業外收入”、“財務費用”、“其他應付款”等科目分析填列。
流出量: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1)內容
①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本期支付的現金
②本期支付前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的未付款項(含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
③本期預付的購貨款
④本期發生購貨退回而收到的現金(從本項目中扣除)
注意:本項目包括付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2)計算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營業成本+本期付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存貨項目(期末余額-期初余額)(不扣除存貨跌價準備)+應付賬款項目(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應付票據項目(期初余額-期末余額)+預付款項項目(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以非現金資產抵債減少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的金額+本期支付的應付票據的利息-本期取得的現金折扣+本期毀損的外購商品成本-本期銷售產品成本和期末和期初存貨中產品成本所包含的不屬于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的費用的差額(如未支付的工資、職工福利費和制造費用中除材料以外的其他費用)±其他特殊調整業務。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1)內容
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包括本期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等;以及為職工支付的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企業為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支付給職工的住房困難補助,以及企業支付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福利費用等。
注意:該項目不包括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各種費用;上述職工不包括“在建工程人員”。
(2)計算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本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應付職工薪酬(除在建工程人員)(期初余額-期末余額)。
6.支付的各項稅費
(1)內容
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的各種稅金和支付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包含:
①當期支付當期的各項稅費
②當期支付前期的各項稅費
③當期預付的各項稅費
注意:不包括支付的計入在建工程價值的耕地占用稅;不包括各種稅費返還。
(2)計算
支付的各項稅費=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管理費用中的印花稅等稅金+已交納的增值稅+應交稅費(不包括增值稅)(期初余額-期末余額)。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1)內容
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 如罰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費、經營租賃的租金、業務招待費現金支出、支付的保險費、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各種費用、現金捐贈支出等。
(2)計算
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管理費用”中除職工薪酬、支付的稅金和未支付現金的費用外的費用(即支付的其他費用)+“制造費用”中除職工薪酬和未支付現金的費用外的費用(即支付的其他費用)+“銷售費用”中除職工薪酬和未支付現金的費用外的費用(即支付的其他費用)+“財務費用”中支付的結算手續費+“其他應收款”中支付職工預借的差旅費+“其他應付款”中支付的經營租賃的租金+“營業外支出”中支付的罰款支出和現金捐贈支出等。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