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金融資產(chǎn)的重分類 |
第 2 頁: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的會計處理 |
第 3 頁: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
第 4 頁: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 |
第 5 頁: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會計處理 |
第 6 頁:金融資產(chǎn)減值損失的計量 |
第 7 頁:金融資產(chǎn)轉移的確認和計量 |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考頻:★★★★★
復習點撥:本考點非常重要,年年必考。要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首先要攻克攤余成本這個難題,只要認真聽張志鳳老師對于該問題的講解,相信考生們都能理解掌握攤余成本的概念和計算,那么持有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也就引刃而解了。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計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應收利息(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含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提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票面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中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xù)計量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金融資產(chǎn)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chǎn)初始確認金額經(jīng)下列調整后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fā)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于金融資產(chǎn))。
如何理解“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見下圖。
本期計提的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即為上期期末攤余成本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計提的減值準備
【提示】
(1)就持有至到期投資來說,攤余成本即為其賬面價值;
(2)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chǎn)或金融負債在預期存續(xù)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為該金融資產(chǎn)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3)企業(yè)在初始確認劃分為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chǎn)或金融負債時,就應當計算確定實際利率,并在相關金融資產(chǎn)或金融負債預期存續(xù)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轉換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銀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持有至到期投資余額-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余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