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教材特點 |
第 2 頁:知識結構分析 |
第 3 頁:學習方略 |
第 4 頁:考試趨勢與考試失誤分析 |
第 5 頁:2014年命題趨勢預測 |
第 6 頁:答題技巧 |
四、考試趨勢與考試失誤分析
(一)近幾年考試趨勢分析
盡管從2012年開始采用了計算機考試的方式,只是命題方式、題量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基本考試內容和重點未出現較大的變化,近年的考題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1.注重實務操作和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能力
審計考試從原來強調審計理論已轉到注重實務操作,要求考生對理論和實務做到融會貫通,理論結合實務的考題也從原來的綜合題擴展到了簡答題甚至客觀題,而且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特別是綜合題,涉及多個知識點,并且各個知識點的關聯度較高,通過這類題的考核,可以了解考生在掌握每個知識點的同時,是否還具有綜合分析問題和綜合運用程序的能力。為了培養考生的分析、綜合、篩選、評價等職業判斷能力,考試往往會在綜合題中給予大量的信息資料,其中有的信息是不相關的,由于閱讀量較大,這就要求考生具備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一般問題及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能夠從所掌握信息資料中識別相關信息,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從而得出審計結論。
2.體現準則和法規的變化,關注考試方向和重點
審計準則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依據,它規范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應做什么,應該怎么做,這符合注重考查實務操作的要求。2010年“集團審計”的準則進行了修訂,在2011年、2012年均有相關的簡答題。本年實務中發生過的一些案例往往被改編為綜合題的一個事項進行考核,我們可以從證券市場領域尋找一些重點、熱點問題的材料作為參考,預測命題的方向。另外,有些內容是每年必考的,如體現風險導向審計理念的綜合題,在2009、2010、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以綜合題的形式來重點考核;質量控制、存貨監盤、應收賬款的函證等知識點基本成了每年必考內容。
3.注重考生運用知識的熟練程度和綜合分析能力
審計考試在強調審計理論同時,也注重實務操作,要求考生對理論和實務做到融會貫通。在近3年容觀題中大量考查了理論性知識,大部分客觀題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相關知識點的基礎上適當結合實務,進行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注冊會計師執業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專業判斷,現在的《審計》考試也越來越注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能力,這種考查,主要放在主觀題中,例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風險評估綜合題,就會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供、產、銷三大循環審計的綜合,甚至有些知識點是跨科目的,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具備綜合分析問題和綜合運用程序的能力;同時,培養考生的分析、綜合、篩選、評價等職業判斷能力。
(二)考試失誤分析
每年考試后,中華會計網校都會召集部分命題、閱卷、教學等方面的專家和各地學員對考試情況等進行分析,考生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考生對審計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
很多考生缺乏對審計的感性認識,更談不上上升到理論高度,因此考生在做題時力不從心。審計客觀題的部分比較靈活,客觀題備選答案不是很直接,有些在書本上不能直接找到依據,需要運用審計各方面知識和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在對試題的分析中,我們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考生未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如未審清題意就盲目答題,或答的不得要領,或在答題時不注意掌握時間,個別題目耗時過長,很多考生因為考試技巧沒有把握好而發揮失常。2012年、2013年考試中,就有考生對考試界面不熟悉,題目閱讀、答題訓練準備不足,考試時間沒有掌握、輸入法的問題等等,導致沒有正常發揮。2012年、2013年中華會計網校提供了機考模擬系統,這也是國內首家開發的機考模擬系統,許許多多的考生通過該系統的練習受益匪淺。
2.考生對風險分析的知識準備不足,缺乏實戰能力
很多考生沒有接受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模擬試題的訓I練,缺乏對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實戰經驗,在考試時準備明顯不足,這直接導致綜合題失分較多。
3.培訓市場良莠不齊
由于我國審計教育起步較晚,審計教師資源嚴重匱乏,目前許多考前輔導班充斥培訓市場,其所聘請的審計主講教師大多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某些教師在審計的理論和實務的理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許多輔導班老師盲目猜題、押題,也使很多考生因此貽誤“戰機”。
搜索微信公眾賬號“考試吧注冊會計師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