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了解被審計單位性質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2.了解被審計單位性質的目的(理解掌握)
(1)了解所有權結構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關聯方關系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決策過程;
(2)良好的治理結構可以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和財務運作實施有效的監督,從而降低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風險;
(3)了解組織結構是為了考慮復雜組織結構可能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財務報表合并、商譽減值以及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等問題;
(4)了解經營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列報;
(5)了解投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
(6)了解籌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并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
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1.重大和異常交易的會計處理方法;
2.在缺乏權威性標準或共識、有爭議的或新興領域采用重要的會計政策產生的影響;
3.會計政策的變更;
4.新頒布的財務報告準則、法律法規,以及被審計單位何時采用、如何采用這些規定等。
【提示】如果被審計單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則屬于“錯報”(請見教材P33/2.3)。
注冊會計師對已經識別的“錯報”應當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對“錯報”的調整事項是財務報表審計實務中的重要內容。(請見教材P378/18.1)。
“錯報”事項常常出現在“審計報告”的綜合題中(請見教材P406表19-1)。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