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題
1.甲的父親生前收藏有一幅徐悲鴻書畫真跡,2006年甲的父親去世之后,甲繼承了該畫的所有權。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術愛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有此書畫。乙以欣賞為名,從甲手中借走了此畫,一直不還。甲多次向乙追要,乙謊稱該畫不慎丟失,并立下字據,說明一旦找到,就及時歸還。
2008年乙以從甲處拿來的真跡為藍本,找人臨摹了此書畫。同年5月,乙以合法所有權人的身份以50萬元的價格將臨摹的書畫仿稱為真跡轉讓給A書畫店的老板丙。
2009年甲偶然發現A書畫店有一幅徐悲鴻書畫和乙借走的那幅一模一樣,就向丙提出返還該畫的要求,丙說是自己花50萬元買來的不予返還,于是雙方發生爭議并訴至法院。
經過法院指定的專業鑒定機構鑒定,發現爭議的書畫并非徐悲鴻的真跡,只是繪制上乘的一幅贗品。于是,甲要求乙返還真跡;丙主張與乙之間的轉讓行為無效,要求乙返還50萬元。
要求:根據以上事實并結合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甲是否可以要求乙返還書畫真跡?并說明理由。
(2)丙主張與乙之間的轉讓行為無效,并要求乙返還50萬元是否合法?并說明理由。
(3)如果乙轉讓給丙的書畫是真的,且丙支付了合理的價款,丙是否可以取得該書畫的所有權?并說明理由。
(4)如果乙將該畫無償贈送給不知情的丁,丁是否可以取得該書畫的所有權?并說明理由。
2.甲企業擁有三幢房產,分別為廠房A、廠房B和一幢辦公樓,其中廠房A為與乙企業和丙企業共同共有,2008年有關甲企業房產的事項如下:
(1)乙企業準備將廠房A進行內部裝修,添置新的附屬設施,經查,甲、乙、丙三個企業事先均沒有約定處理方式,乙企業與甲企業和丙企業交涉后,甲企業表示同意,但是丙企業認為現有廠房已經可以完全滿足三個企業生產的需要,不用再浪費資金進行裝修和加裝設施。
(2)2007年12月,甲企業曾為添置一套新的生產設備而向工商銀行貸款1000萬元,同時向建設銀行貸款500萬元,均以廠房B提供抵押,該廠房評估價值為2000萬元,甲企業與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于2月10日和2月11日簽訂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后于2月14日向房產管理部門同時辦理了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抵押物登記手續。2008年12月,兩項貸款同時到期,甲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欠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貸款本金及利息分別為1075萬元和537萬元,經協商,將甲企業的廠房B變賣,所得價款為1300萬元。
(3)2月1日,甲企業為彌補流動資金不足,向中國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借款期限為6個月,由于資金使用量不確定,因此以辦公樓提供最高額抵押,辦公樓評估價值800萬元,雙方約定擔保的最高債權額為500萬元,債權確定時間為6月1日。此后甲企業借入的貸款情況如下:
①3月1日借入100萬元;
②4月12日借入200萬元;
③5月10日借入360萬元。
6月1日時,甲企業只清償了3月1日借入的100萬元,剩余貸款本金及利息578萬元無法清償,經與中國銀行協商將甲企業的辦公樓拍賣用于清償,拍賣價款為900萬元,中國銀行要求以全部的欠款578萬元優先清償。
2008年3月1日,甲企業與某加工廠簽訂委托加工合同,甲企業提供原材料,加工廠為其提供熱處理加工,該廠加工完成后發現A企業急需一批與其所加工材料相同的原料,于是將甲企業的原材料以市場價格轉讓給了A企業,A企業不知該原材料是甲企業委托加工廠加工的,購回后立即投入了生產,甲企業得知情況后要求A企業立即返還剩余的材料并給予其賠償,雙方發生了糾紛。
要求:根據以上情況并結合《物權法》的規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廠房A是否可以進行內部裝修,添置新的附屬設施?并說明理由。
(2)甲企業與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簽訂的抵押合同在何時生效?并說明理由。
(3)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抵押權何時設立?并說明理由。
(4)如何清償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貸款?并說明理由。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各自可以獲得多少清償額?
(5)中國銀行的債權清償請求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并說明理由。
(6)甲企業與A企業的糾紛中,誰享有原材料的所有權?并說明理由。
(7)甲企業是否可以要求加工廠返還原材料?并說明理由。
(8)甲企業在與A企業的糾紛中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