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綜合題 |
第 4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5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6 頁:綜合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l6小題,每小題1.5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涉及計算的,如有小數,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1.2012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l0元的價格 從二級市場購人乙公司股票l0萬股,支付價款 1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0.2萬元。甲 公司將購入的乙公司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核算。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場價 格為每股l5元。2013年3月15日,甲公司收 到乙公司3月5日分派的現金股利5萬元。 2013年4月4日,甲公司將所持有乙公司股票 以每股16元的價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關交易 費用0.3萬元后,實際取得款項l59.7萬元。甲公司因購買乙公司股票2013年累計應確認的 投資收益是( )萬元。
A.64.5
B.64.7
C.59.5
D.59.7
2.甲企業在2013年1月1日以l6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乙企業80%的股權。甲企業與乙企業在合并前沒有關聯方關系。在購買日,乙企業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假定乙企業的所有資產被認定為一個資產組,而且乙企業的所有可辨認資產均未發生資產減值跡象,未進行國減值測試。2013年年末,甲企業確定該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為1650萬元,按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350萬元。甲企業在2013年年末的合并財務報表中應列示的商譽金額為( )萬元。
A.200
B.400
C.240
D.160
3.甲公司2012年3月2日自證券市場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l00萬股,共支付價款l500萬元 (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20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甲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 出售金融資產核算。2012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l600萬元。假定甲公司適用的所 得稅稅率為25%,則2013年l2月31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2013年12月31日, 甲公司累計確認的資本公積為( )萬元。
A.-l38.75
B.-l85
C.-300
D.0
4.下列各項中,不影響利潤總額的是( )。
A.出租機器設備取得的收益
B.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結轉的資本公積
C.處置固定資產產生的凈收益
D.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
5.A公司以一臺甲設備換人D公司的一臺乙設備。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100萬元,已提折舊3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l0萬元。甲設備和乙設備的公允價值均無法合理確定,另外,D公司向A 公司支付補價5萬元。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則A公司換入的乙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 )萬元。
A.65
B.55
C.60
D.95
6.甲公司于2013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決權股份,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假定甲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2013年8月,乙公司將其成本為600萬元的某商品以1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公司,甲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至2013年資產負債表日,甲公司已將該存貨的60%對外出售。乙公司2013年度實現凈利潤為32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若甲公司有子公司,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甲公司2013年合并財務報表中應抵消的存貨金額為( )萬元。
A.80
B.48
C.32
D.160
7.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應收乙公司賬款的賬面余額為4600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400萬元。由于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債務重組協議,同意乙公司以銀行存款 400萬元、專利權B和所持有的對丙公司長期 股權投資抵償全部債務。根據乙公司有關資料,專利權B的賬面余額為l200萬元,已計提累計攤銷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持有的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60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當日,甲公司與乙公司即辦理完專利權的產權轉移手續和股權過戶手續,不考慮此項債務重組發生的相關稅費。2013年1月1日,乙公司因 與甲公司進行債務重組,對當年度利潤總額的 影響金額為( )萬元。
A.400
B.1200
C.1600
D.2000
8.下列各項關于或有事項會計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因虧損合同預計產生的損失應于合同完成時確認
B.因或有事項產生的潛在義務不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C.重組計劃對外公告前不應就重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
D.對期限較長的預計負債進行計量時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
9.2012年4月1日,甲公司簽訂一項承擔某工程建造任務的合同,該合同為固定造價合同,合同總金額為780萬元。工程自2012年5月開工,預計2013年4月完工。至2012年12月31日止甲公司累計實際發生成本為656萬元,結算合同價款300萬元。甲公司簽訂合同時預計合同總成本為720萬元,因工人工資調整及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2012年年末預計合同總成本為820萬元。假定甲公司采用已發生的成本占合同估計總成本的比例計算確定完工進度,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該合同應確認的預計損失為( )萬元。
A.40
B.100
C.32
D.8
10.國內甲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甲公司于2012年12月5日以每股7港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的H股股票10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當日匯率為1港元=0.8元人民幣,款項已支付。2012年12月31日,當月購入的乙公司H股股票的市價變為每股8港元,當日匯率為1港元=0.78元人民幣。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甲公司2012年l2月31日應確 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L為( )元人民幣。
A.7800
B.6400
C.8000
D.1600
11.2010年12月20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員每人授予2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根據股份支付協議的規定,這些高管人員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公司連續服務滿3年,即可于2013年12月31日無償獲得授予的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2010年12月20日的市場價值為每股12元,2010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5元。2013年2月8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以每股10元的價格回購本公司普通股200萬股,擬用于高管人員股權激勵。在等待期內,甲公司沒有高管人員離開公司。2013年12月31日,高管人員全部行權,當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場價格為每股13.5元。甲公司因高管人員行權增加“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金額是( )萬元。
A.-2000
B.0
C.400
D.2400
12.甲公司2012年3月在上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對外報出后,發現2010年4月購入并開始使用的一臺管理用固定資產一直未計提折舊。該固定資產2010年應計提折舊l20萬元,2011年應計提折舊180萬元。甲公司對此重大差錯采用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處理。假定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2012年度所有者權益 變動表“本年數”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應調減的金額為( )萬元。
A.270
B.8l
C.202.5
D.121.5
13.甲企業為一工業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 25%,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甲企業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甲企業2013年度財務報告于2014年3月31日經董事會批準對外報出。2014年2月6日,甲企業發現2013年漏記某項生產設備 折舊費用50萬元,金額較大。對于上述事項,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企業應將該事項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處理
B.如果該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尚未完工,漏計的折舊費用不影響當期損益
C.如果該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已全部完工,但尚未對外銷售,甲企業應借記“庫存商 品”,貸記“累計折舊”
D.如果該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已全部完工并已對外銷售,甲企業應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 整”,貸記“累計折舊”
14.企業在選定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時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境外經營繳納的稅金
B.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足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
C. 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隨時匯入境內。
D. 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擁有很強的自主性。
15.甲公司擁有乙公司80%的有表決權股份,能夠控制乙公司財務和經營決策。2013年6月1日,甲公司將本公司生產的一批產品出售給乙公司,售價為1600萬元,成本為1000萬元。至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對外售出該批產品的40%,當日,剩余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為500萬元。甲公司、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則2013年12月31日在合并財務報表層面上述產品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 )萬元。
A.25
B.95
C.100
D.115
16.甲公司2013年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9600萬元,合并凈利潤為10000萬元, 2013年1月1日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為4000萬股,2013年6月10日,甲公司發布增資配 股公告,向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股權登記日)所有登記在冊的老股東配股,配股比例 為每5股配l股,配股價格為每股5元,除權交易基準日為2013年7月1日。假設行權前一日的市價為每股ll元,2012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為2.2元。甲公司因配股重新計算的2012 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為( )元/股。
A.2.42
B.2
C.2.2
D.2.09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