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ACD
【答案解析】注冊會計師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實施控制測試,并不一定對所有的內部控制均實施控制測試。
2、BCD
【答案解析】確定控制測試的范圍考慮因素:(1)在擬信賴期間,被審計單位執(zhí)行控制的頻率;(2)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時間長度;(3)擬獲取的有關認定層次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4)通過測試與認定相關的其他控制獲取的審計證據的范圍;(5)控制的預期偏差。
3、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總體應對措施。
選項BD都是在通常的審計工作中注冊會計師應該實施的審計程序,所以這樣的方法并不能增強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4、ABCD
【答案解析】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下列總體應對措施:(1)向項目組強調保持職業(yè)懷疑的必要性;(2)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導;(4)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時融入更多的不可預見的因素;(5)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范圍作出總體修改。
5、ACD
【答案解析】控制環(huán)境存在缺陷,說明重大錯報風險大,應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更廣泛的審計證據,而不是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選項B不正確。
6、ABD
【答案解析】選項C屬于常規(guī)程序,并不具有不可預見性。
7、ABCD
【答案解析】上述選項均具有不可預見性。
8、BCD
【答案解析】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huán)境存在缺陷,注冊會計師應該主要依賴實質性程序獲取審計證據而非控制測試。
9、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
選項A,“綜合性方案”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同時采用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既然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實施進一步控制測試是不適宜的;選項D,屬于總體應對措施,而不是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不符合題意。
10、ABC
【答案解析】選項D屬于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11、ABCD
【答案解析】注冊會計師在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1)控制環(huán)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2)實施審計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可獲得性;(3)實質性程序的目的;(4)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5)特定類別交易或賬戶余額以及相關認定的性質;(6)針對剩余期間,能否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與控制測試相結合,降低期末存在錯報而未被發(fā)現的風險。
12、ABC
【答案解析】剩余期間越長,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越多。
13、BC
【答案解析】控制環(huán)境的缺陷通常會削弱期中獲得的審計證據的可信賴程度,所以應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除非特別風險,注冊會計師一般不會對全部項目采用詳細審計的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