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9 頁:綜合題 |
40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10月25日聘請了ABC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審計2013年財務報表。
在對關聯方進行審計時,項目組成員展開了討論,并得出了以下觀點:
(1)為確定是否存在管理層以前未識別或未向注冊會計師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關聯方交易,注冊會計師應當對某些可能提供有關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信息的記錄或文件進行檢查。
(2)如果識別出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或未向注冊會計師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重大關聯方交易,注冊會計師應及時向上層領導報告,并注意保密,以防止其他項目組成員泄露消息給甲公司,使得接下來實施的審計程序失效。
(3)如果審計過程中發現甲公司與關聯方串通舞弊或關聯方對甲公司具有支配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檢查甲公司與授權和批準相關的控制。
(4)如果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合理確信管理層關于關聯方交易是公平交易的披露,注冊會計師可以要求管理層撤銷此披露。
(5)甲公司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無助于確定是否存在管理層以前未識別或未向注冊會計師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關聯方交易。
要求:根據以上項目組成員討論的內容,分析各個觀點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請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解析:
(1)恰當。
(2)不恰當。如果識別出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或未向注冊會計師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重大關聯方交易,注冊會計師應立即將相關信息向項目組其他成員通報,這樣更有助于項目組成員確定這些信息是否對已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的結果和由此得出的結論產生影響,包括是否需要重新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3)不恰當。此時被審計單位與授權和批準相關的控制可能是無效的。
(4)恰當。
(5)不恰當。如果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重要的非公允關聯交易,被審計單位對稅務機關報出的納稅申報表中就要進行納稅調整,即按照公允價值重新進行計算,因此注冊會計師通過復核所得稅申報表可以識別出關聯方關系的存在。
41W會計師事務所承接M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表審計業務,其業務的性質和經營規模與其常年審計客戶N公司相類似,W會計師事務所在制定總計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時,作出下列判斷:
(1)M公司與常年審計客戶N公司業務性質和規模相似,因此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與N公司相同。
(2)完成審計計劃后,應按照計劃執行審計程序,不能夠改變計劃。
(3)在制定具體審計計劃時,應當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
(4)因對M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疑慮,擬不執行控制測試,而直接執行實質性程序。
(5)因M公司存貨存放于外省市,監盤成本較高,擬不進行監盤,直接實施替代審計程序。
(6)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降低重大錯報風險。
要求:指出上述判斷是否存在不恰當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解析:
(1)不恰當。重要性是根據審計所處的具體環境確定的,不能僅僅因為兩個公司的業務性質和規模相似就確定相同的重要性。
(2)不恰當。計劃審計工作不是孤立的階段,而是持續地不斷修正的過程,貫穿于審計過程始終。
(3)不恰當。在制定總體審計策時,應當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
(4)恰當。
(5)不恰當。除非監盤程序不可行,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存貨實施監盤程序。注冊會計師不能以執行程序成本過高為由不執行必要的審計程序。
(6)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降低的是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是財務報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只能評估和應對,卻無法降低。
(1)Inappropriate.Materiality could be determined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audit environment,the same materiality should not be recognized because two companies have similarbusiness nature and size.
(2)Inappropriate.Planning audit work is not an isolate phase,but a continuous revision process throughout the whole audit process.
(3)Inappropriate.When setting up overall audit strategy,the materiality on the whole financial statements should be determineD.(4)Appropriate.
(5)Inappropriate.Unless the procedures on supervision of counting are not feasible.CPA should perform supervision of inventory count procedures.CPA should not refuse to perform necessary audit procedures for the reason of high implementation cost.
(6)Inappropriate.The nature.time arrangement and scope of audit procedures are reasonably designed by CPA,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ation of audit procedures are to reduce the detection risk.The 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may be subject to the 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before auditin9,CPA could only evaluate and response,but could not reduc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