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注冊會計師《審計》精選習題匯總
多選題
在信息化環境下,注冊會計師面臨的挑戰體現在( )。
A、審計線索的隱性化
B、審計技術改進的必要性
C、有待優化的知識結構
D、與專業團隊的充分協同工作
【答案】 ABCD【解析】除上述四項外,還體現在對業務流程開展和內部控制運作的理解、對信息系統相關審計風險的認識、審計范圍的確定和審計內容的變化等方面。
多選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目的有( )。
A、提供充分、適當的記錄,作為出具審計報告的基礎
B、作為審計收費的基礎
C、提供證據,證明注冊會計師已經按照審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計劃和執行了審計工作
D、有助于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答案】AC【解析】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編制審計工作底稿,以實現下列目的:(1)提供充分、適當的記錄,作為出具審計報告的基礎;(2)提供證據,證明注冊會計師已經按照審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計劃和執行了審計工作。所以選項AC正確。
多選題
下列關于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審計工作底稿可以以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的形式存在
B、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僅限于注冊會計師所做的記錄
C、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如果認為有必要偏離某項審計準則的相關要求,注冊會計師應當記錄實施的替代審計程序如何實現相關要求的目的以及偏離的原因
D、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文字僅可使用中文
【答案】BD【解析】 選項B,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不限于注冊會計師所做的記錄,可能包括被審計單位人員的相關記錄;選項D,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涉外業務時可以同時使用某種外國文字。
多選題
在歸整或保存審計工作底稿時,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務中止日后的60天內
B、在審計報告日后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最終審計工作檔案是審計工作的組成部分,可能涉及實施新的審計程序或得出新的審計結論
C、在完成最終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不得修改現有審計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審計工作底稿
D、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審計業務中止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答案】AD【解析】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審計檔案屬于事務性的工作,不涉及實施新的審計程序或得出新的結論,選項B錯誤;審計檔案歸整工作完成后,如果出現需要修改審計工作底稿的情形,也有必要對工作底稿進行修改和增加,選項C錯誤。
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原因的是( )。
A、及時編制充分、適當的審計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審計質量
B、便于在完成審計報告前,對獲取的審計證據和得出的結論進行有效復核和評價
C、在審計工作完成后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可能不如在執行審計工作時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準確
D、因審計工作時間有限,審計人員應當及時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答案】D【解析】審計工作時間的限制不是審計人員及時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原因,如果因時間有限而及時編制工作底稿,可能會影響審計質量。
單選題
關于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審計報告日后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最終審計檔案是一項事務性的工作,不涉及實施新的審計程序或得出新的結論
B、如果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業務,應當在審計報告日后60天內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檔;如果注冊會計師未完成審計業務,將相關工作底稿銷毀,無須歸檔
C、在完成最終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注冊會計師不應在規定的保存期限屆滿前刪除或廢棄任何性質的審計工作底稿
D、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審計報告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答案】B【解析】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60天內。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務中止后的60天內。
多選題
甲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工作后,準備將審計工作底稿整理歸檔,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有( )。
A、在審計報告日后,收到應收賬款函證的回函原件,甲注冊會計師核對一致后,將原底稿中的復印件替換
B、審計助理人員乙發現以前編制的工作底稿中索引號編寫錯誤,進行了修改
C、審計助理人員乙完成的一份有關租金收入審計的說明字跡潦草,注冊會計師要求其重抄一份,將原底稿銷毀
D、甲注冊會計師編制的工作底稿沒有簽名,安排審計助理人員乙進行了補簽
【答案】ABC【解析】 如果在歸檔期間對審計工作底稿作出的變動屬于事務性的,注冊會計師可以作出變動。選項D,簽名改變,責任發生了變動,其做法錯誤。
單選題
下列有關風險評估程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風險評估程序是注冊會計師為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而執行的程序
B、注冊會計師執行風險評估程序,目的是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無論該風險是由錯誤還是由舞弊導致的
C、風險評估程序本身能為形成審計意見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D、風險評估程序貫穿于審計過程始終
【答案】C【解析】風險評估程序本身不能為形成審計意見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單選題
下列關于內部控制的局限性的相關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內部控制無論如何有效,都只能為被審計單位實現財務報告目標提供合理保證
B、內部控制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受其固有限制的影響,比如在決策時人為判斷可能出現錯誤和因人為失誤而導致內部控制失效
C、內部控制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受其固有限制的影響,比如控制可能由于兩個或更多的人員串通或管理層不當地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而被規避
D、被審計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問題不屬于內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答案】D【解析】選項D,也屬于內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因為基于成本效益考慮是內部控制設計的一個前提,如果成本遠遠大于效益,被審計單位是不會去做相關的控制要求的。
單選題
下列有關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是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因素的了解
B、經營風險均與財務報表相關,注冊會計師有責任識別或評估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的所有經營風險
C、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不包括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了解
D、注冊會計師對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范圍和程度會因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規模以及其他因素(如在市場中的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D【解析】選項A,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選項B,并非所有的經營風險都與財務報表相關,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識別或評估對財務報表沒有重大影響的經營風險;選項C,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時也包括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了解。
單選題
下列關于內部控制的含義和要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控制環境屬于內部控制要素
B、設計和實施內部控制的責任主體是治理層和管理層
C、被審計單位設計、執行和維護內部控制的方式會因被審計單位的規模和復雜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D、內部控制的目標之一是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答案】B
【解析】設計和實施內部控制的責任主體是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對內部控制負有責任。
單選題
在以下各項中,不屬于檢查性控制的是( )。
A、購貨發票上的價格根據價格清單上的信息確定
B、定期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C、每季度復核應收賬款貸方余額并找出原因
D、財務總監復核月度毛利率的合理性
【答案】A【解析】除選項A屬于預防性控制外,其余各項均屬于檢查性控制。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