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簡答題答案 |
第 5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6 頁:簡答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業務開始時應當開展的初步業務活動有:
(1)針對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審計業務實施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
(2)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
(3)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選項C)
2.
【答案】C
【解析】注冊會計師審計財務報表的標準是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3.
【答案】A
【解析】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層已認可并理解其承擔的責任。
4.
【答案】D
【解析】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指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簽訂的,用以記錄和確認審計業務的委托與受托關系、審計目標和范圍、雙方的責任以及報告的格式等事項的書面協議。
5.
【答案】D
【解析】為避免引起報告使用者的誤解,對相關服務業務出具的報告不應提及原審計業務和在原審計業務中已執行的程序。只有將審計業務變更為執行商定程序業務,注冊會計師才可在報告中提及已執行的程序。
6.
【答案】D
【解析】選項D屬于總體審計策略的內容。
7.
【答案】D
【解析】對項目組成員指導、監督與復核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有:被審計單位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審計領域;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執行審計工作的項目組成員的專業素質和勝任能力(選項D)。
8.
【答案】B
【解析】如果合理預期錯報(包括漏報)單獨或匯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
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選項B錯誤。
9.
【答案】B
【解析】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注冊會計師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是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10.
【答案】C
【解析】本題題干部分問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沒有談到審計抽樣,因此選項A和B錯誤;重大錯報風險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已存在的風險,選項D錯誤;檢查風險是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選項C正確。
11.
【答案】D
【解析】重要性水平是注冊會計師站在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對財務報表錯報的嚴重程度的判斷,不能人為調高或降低重要性水平,選項A錯誤。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CPA通過風險評估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來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根據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來確定檢查風險,根據確定的檢查風險來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通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來降低檢查風險,故選項D正確;注冊會計師無法降低控制風險和固有風險,故選項B、C都不正確。
12.
【答案】D
【解析】注冊會計師可能將低于某一金額的錯報界定為明顯微小的錯報,對這類錯報不需要累積,因為注冊會計師認為這些錯報的匯總數明顯不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明顯微
小”不等同于“不重大”。明顯微小錯報的金額的數量級,與確定的重要性的數量級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明顯微小錯報的數量級更小)。這些明顯微小的錯報,無論單獨或者匯總起來,無論從規模、性質或其發生的環境來看都是明顯微不足道的。
13.
【答案】A
【解析】審計過程中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獲取新信息或者通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經營的了解發生變化時,注冊會計師可以根據需要修改重要性,選項B錯誤。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選項C錯誤。實際執行的重要性低于確定的重要性沒有等于,選項D錯誤。
14.
【答案】C
【解析】按規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累積的且被審計單位未予更正的錯報。可容忍錯報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專業判斷確定的一個錯報界線,并非被審計單位的未更正錯報,不應當納入未更正錯報的匯總范圍。
15.
【答案】A
【解析】按規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累積的且被審計單位未予更正的錯報?扇萑体e報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專業判斷確定的一個錯報界線,并非被審計單位的未更正錯報,不應當納入未更正錯報的匯總范圍。
16.
【答案】C
【解析】錯報可能不會孤立發生,一項錯報的發生還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錯報,選項A錯誤。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接近重要性,則表明存在比可接受的低風險水平更大的風險,即可能未被發現的錯報連同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可能超過重要性,選項B錯誤。及時與適當層級的管理層溝通錯報事項,并不是所有的錯報都要和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溝通,法律法規可能限制注冊會計師向管理層或被審計單位內部的其他人員通報某些錯報,選項D錯誤。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