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成為科學 |
第 3 頁:第三節列寧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 |
第 4 頁:第四節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 |
一、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理論的初級形態,它反映了早期無產階級迫切要求改造現存社會,建立高于資本主義新社會制度的愿望。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之前,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l6世紀至17世紀初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是英國人莫爾和意大利人康帕內拉。
第二階段是18世紀的空想共產主義,以法國的摩萊里、馬布利和巴貝夫等人為代表。
第三階段是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一)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
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歷史功績在于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特別是l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更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他們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指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一切罪惡之源。
(2)對未來理想社會進行了描繪和探索。社會主義空想家都設想了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在未來社會里要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實行共同勞動,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實行合理的分配原則,堅持教育和勞動相結合,消滅階級和三大差別等等。l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試圖通過法律的威力和立法者的機智和努力,嚴格限制私有制的擴大,逐步改造現存社會,使其“曲折前進”地接近理想社會。
(3)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觀包含著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萌芽和辯證因素,為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地論證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科學地預測未來社會,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思想材料。
(二)空想社會主義的時代局限
空想社會主義為啟發工人覺悟和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思想材料,但是,由于時代的局限,他們的思想也存在著根本的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他們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只是從理性的原則出發,沒能揭示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和經濟的根源。
(2)他們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只是從人道的原則出發,沒能找到埋葬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力量。
(3)他們對現存的統治秩序,只是從改良的原則出發,沒有找到變革資本主義的現實道路。
“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三大空想家的社會主義學說存在的這些根本缺陷,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條件的局限造成的。
二、兩大發現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幾乎是在相同的時間內各自通過艱苦的探索,在階級斗爭和科學研究的革命實踐中,完成了從唯心主義者到唯物主義者、從革命民主主義者到共產主義者的轉變,為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到科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創立了兩大發現。
(一)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對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在于:
(1)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學說,證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化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2)運用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學說,提出要從社會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中去尋求解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沖突的途徑,說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3)運用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學說,說明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無產階級必須從“自在階級”上升到“自為階級”。“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才能實現社會主義。
(二)剩余價值學說
剩余價值學說對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在于:
(1)剩余價值學說揭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徹底弄清了資本與勞動的關系,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滅亡的歷史規律。
(2)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矛盾和對立的經濟根源,闡明了無產階級的真正地位,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的社會力量,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不了解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缺陷。
(3)剩余價值學說展示了無產階級徹底解放的根本道路,指出無產階級只有通過革命建立自己的國家政權,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獲得徹底解放,從而否定了空想社會主義所鼓吹的宣傳、示范和勸導富人改邪歸正的和平途徑,為社會主義的實現指明了現實的道路。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焦學說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成為科學。唯物史觀從人類社會的一般發展規律,剩余價值學說從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指明社會主義一定要取代資本主義,從而把社會主義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成為科學。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兩大理論基石;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在這兩大基石之上聳立的一座宏偉大廈。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是社會主義思想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它推動了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變革進程。
相關推薦: